“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来自哪个典故,你怎么看这个典故?

如题所述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意思是我没有打算杀掉伯仁,但是内心很怨恨他,结果自己的怨恨之心让伯仁招致杀身之祸,伯仁的死跟自己逃不了干系。

这句谚语出自《晋书·åˆ—传三十九》,"伯仁"指的是周顗(yǐ),"我"指的是王导。


东晋时期,王家是名门望族,王敦任荆州刺史,自以为很了不起,文武双全,无人能敌,所以为人傲慢,连朝廷都不放在眼里,同时没有被朝廷重用,心中的怨气积累已久,当时晋元帝宠信刘隗,王敦便以清君侧的名义在武昌起义,率领两万精兵直奔南京,扬言要杀掉奸臣刘隗。这就是历史上的王敦之乱。

王敦的弟弟王导听闻哥哥起兵造反的消息后,害怕受到牵连,于是带领宗族成员整日跪在宫门外,表示自己对晋元帝的忠诚之心,同时和王敦撇清关系。

有一天周顗周伯仁要面见晋元帝,王导乞求好友伯仁帮自己说点好话,伯仁表面上对他不理不睬,但是伯仁心地善良,入宫后极力为王导开脱。周伯仁嗜酒,在宫中喝醉了,出来的时候跟王敦开玩笑说:"回头把你的脑袋砍了,换个金印戴。"

王导听到后十分生气,他认为伯仁不仅没帮他,反而要害他。

王敦确实有实力,带领的两万大军把刘隗打得落花流水,晋元帝知道后十分害怕,只得用高官厚禄去招抚王敦,王敦顿时权倾朝野,于是开始报复平日里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

关于周伯仁的处理问题,王敦问王导,那个伯仁好像是你一伙的,该提拔吗?

王导默不作声。

王敦看王导如此表现,哦,明白了,你俩不对付啊,那就该杀了他。

王导还是默不作声。

王敦明白了,结果伯仁很快就人头落地。

后来呢,王导发现了伯仁上书皇帝为他求情的奏折,后悔不已,可惜为时已晚。只能哀叹: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啊!"

听完了伯仁和王导的故事,我们不禁感叹,做人既不能太伯仁,也不能太王导。

伯仁是一个大好人,乐于助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十分倔强的人,正是这个缺点,断送了他的卿卿性命,伯仁有自己的秉性,做好事不留名,十分低调,不愿张扬,临死之际他也没有向王导求情。

在伯仁看来,情义是远大于生命的,用"舍生取义"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可是伯仁却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人一种处处抵触的威严感,让人无法对他产生好感,同时他嗜酒,喝酒误事,酒喝多了就喜欢胡说八道,难怪王导怨恨他。

正是王导的默不作声,才让王敦以为伯仁该死,如果王导这时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伯仁也不至于惨死。

王导和伯仁之前关系一直很好,可以被认为是一对好基友,曾经有一次,俩人喝了点酒,王导借着酒劲儿把脑袋枕在周伯仁的腿上,摸着伯仁的肚子问伯仁,这么肥的肚子,里面都装着些啥呢?

周伯仁嘿嘿一笑:这里面啊,空洞无物,但是呢,像你这样的人,马马虎虎还能容纳几百个。

这也是成语“空洞无物”的来源。

生活中我们要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只要留个心眼,就不至于像伯仁和王导之间,关系处得那么糟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30

五千年的历史底蕴深厚,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在我们古代历史上,诞生了很多著名的成语和典故,很多即便到了今天还在被提及和使用,比如著名的典故:“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尤其是在看影视剧的时候,可能会经常听到这句话,但很少人知道这个典故出自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他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又牵扯到哪些著名的人物。这里就来具体讲一讲这个典故背后的故事。

这个典故出自东晋时期,而主人公也很著名,就是王导和周顗,两人在当时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两人中又以王导在后世更为出名,其家世显赫,出自著名的豪门望族,即琅琊王氏,而且王导本身也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更是东晋王朝的奠基人,如果没有王导,未必会有东晋这个王朝。

王导在年轻时候就和琅琊王司马睿关系匪浅,他一步步帮助司马睿搞事业,并建议司马睿出镇建邺。南渡之后,王导成了一个调和剂,既要联合南方士族,又要安抚南渡的北方士族,以达到一种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睿逐渐在南方站稳脚跟,在西晋灭亡之后,就建立了东晋。

可以说正是琅琊王氏和司马氏共同建立了这个东晋王朝,也因此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王导有一个堂兄名叫王敦,也是司马睿的支持者,两人共同帮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不过东晋建立之后,王敦逐渐有了更大的野心,想要挟天子,而司马睿也对势大的琅琊王氏有了忌惮之心,时时想要削弱琅琊王氏的势力。

司马睿在心腹刘隗、刁协等人的帮助下,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和军队,让他们对付王敦,而且司马睿还渐渐疏远了王导,随时准备要讨伐王敦,王敦则直接在武昌起兵以清君侧的旗号兵临建康。眼见王敦就要攻进了建康,刘隗建议司马睿将建康城中的王氏家族之人都杀死。

王导夹在司马睿和王敦之间,处境艰难,为了保住琅琊王氏,他领着族中二十余人每天天亮就到台阁处等待处罚,希望能让司马睿消消气,但司马睿很长时间内没有决断,王导就只能天天去。

这一天,王导领着族人再次等在了台阁处,看到东晋名士周顗被召见进宫,王导对经过身边的周顗说:“伯仁,以百口累卿!”伯仁正是周顗的字,两人平时关系极好,所以王导希望周顗在司马睿面前能为琅琊王氏说点好话。

但不知道周顗没有听到还是故意装作没有听到,总之他目不斜视的、不为所动的进了宫殿。等了很久,终于见到周顗从宫中出来,竟已经醉意醺醺,王导再次上前和周顗说话,结果周顗并未搭理,而是对身边的人说:“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 大系肘。”

周顗的态度不仅让王导很失望,更是让王导恨上了他,没想到平时关系很好,关键时候连个话都不肯说,还无视他,说出那样的话来。

实际上,王导哪里知道,周顗进宫之后就对司马睿说王导的忠诚,希望司马睿不要因为王敦而牵扯到王导身上,而司马睿也认为周顗说的有道理,随即留下周顗在宫中喝酒。

周顗有一个特点就是爱喝酒,尤其是南渡之后,很容易喝醉,这一次也不例外,在宫中喝醉了才离开,但在宴会上,他并没有忘记继续在司马睿面前说王导的好话,虽然得到了司马睿不处置王导的承诺,但还是不放心,等到喝完回到家之后,又上表为王导求情,一门心思要救王导和王家于水火之中。

但这些事情,王导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周顗根本不搭理自,甚至连看都不看自己,这让他心中起了恨意。

周顗求情之后,司马睿就不再责怪王导,而王敦也攻进了建康城,把持朝政,在王导的阻止下,王敦并没有废了司马睿,但东晋的朝政很大程度上却由王敦说了算,他大肆诛杀朝臣,很快就轮到了周顗和戴渊。

这两位都是当时名士,有一定的影响力,王敦开始并不想杀他们,而是希望他们能为他所用,但是两人对王敦都没有好感,自然不肯听从王敦的摆布,于是王敦就来询问王导的意见。《晋书》对此进行了很详细的记载:

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

王导最开始的两次沉默是不愿意,最后的沉默则是一种默认。于是王敦就杀死了周顗和戴渊。等到后来王导整理中书省的各种资料的时候,才发现了周顗曾那样言辞恳切的为自己说话。而他做了什么呢?他默许了堂兄王敦对周顗的处置,默许了周顗的死亡结局。

想到此,他痛哭流涕,对自己的家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也就说是,王导虽然没有因为心中的恨而直接杀死周顗,但周顗的死却和王导有关系,是他默许了周顗的死亡,是他间接杀死了周顗。或许,王导余生都活在悔恨之中吧。

第2个回答  2020-08-03
伯仁被杀之后王导发出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感叹。这个典故的前因后果时王导向伯仁求救,伯仁假装不理不睬但实际积极进言,后来伯仁遭难时王导一言不发导致伯仁身死。在后来一次整理资料时,王导发现了伯仁替他求情的奏折,于是发出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感叹。
第3个回答  2020-07-31
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第4个回答  2020-08-01
晋室重臣王敦起兵谋反,弟弟王导和家族受到牵连,我觉得这个典故就是讲了君子重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