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难缝双立春”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在民间就有这样一句俗语老话“鼠年难逢双立春”,这句俗语到底是什么意思。2020年就是鼠年,那么“双立春”又代表什么含义呢。

双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内出现了两个立春节气。双春年是中国纪年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其实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造成的。

双春年则一般在闰月年出现。按正常月份的话,阴历年中有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更替一轮后,进入下一年的节气更换中。但由于闰月的存在,则使下一年的立春节气出现在这一年的尾巴上。因此出现“双春年”的现象。其实,这是中国现行以大年初一作为新年开端的习俗制度造成。而在古代,人们都是以立春作为新一年的开始,所以古代并不存在现在的“双春年”之说。“双春年”只是阴阳历“置正”造成的结果,是历法节气自然的产物,本身与吉凶祸福无关的。

那么为什么说“鼠年难逢双立春”呢?这其实是和民间百姓的一种偏见。在我国农村,尤其是贫困的地方,家家户户都非常讨厌老鼠,因为老鼠会偷吃粮食,而且不知道感恩,所以就很不喜欢老鼠。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是鼠年,有一个立春年就不错了,很难碰上两个立春年。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一年中有两个立春年,则意味着今年会有好的光景,粮食大丰收,一派风调雨顺的景象。相反如果遇到了“寡妇年”,老百姓就会认为今年收成不好。基于此观点,民间每逢双春年,就会选择在今年结婚,这也是为了图一个好彩头。

我们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习俗,难免会有一种过时的思想。但是在那个科技还不发达的是代,老百姓运用这些俗语,在生活和劳作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时代变迁,但是一些道理和经验不会改变,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来看俗语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8

还是因为农历年和阳历年日子出现的差异,农历一个月是以新月出现的那天开始到下个月出现月亮的前一天为一个月,因此才有了十五赏月,月半满月的各种说辞,月亮公转周期是29~30天,因此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

南方的农村一般会有“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因为农村有“好事成双”的说法,代表着结婚新人和和美美、幸福长久。作为我们北方的农村会有相反的理解,因为出现双春,迷信的说法是“第二春”,新人结婚日子过不长,易离婚,这样的说法难免站不住脚

俗语有云: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 ,汉族民间还有说法:两次立春有二度春的含义,不宜结婚。其实“双春”和“无春”都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置正”安排的结果。而“无春”或者“双春”也是人为安排的结果,与运势什么都无关。

需要说明的是:第1点的内容并不是亘古不变的,该内容只是针对近三四千年有效,因为到70、80世纪以及以后的年份则发现春节在1月30日前的年份也出现单春的情况。

立春节气是在阳历的2021年2月3号,因为农历闰了一个四月,所以农历这天还是2020年的腊月二十二,这是农历2020年的年尾,就这样形成了,农历鼠年有两个立春节气的情况。所以才有“鼠年难逢双立春”的说法。

还有一句俗语说“一年逢两春,粮食贵如金”,说的也是春天有倒春寒,会造成粮食减产的事。可是这说的都是以前科技不发达,农民种地全部是靠天吃饭时会遇到的情形。

现代的农业技术,农业机械这么发达,每年的粮食基本都获丰收。

那么在这么好的年头里边,对我们个人又有什么影响呢?其实影响也不是很大,无非就是我们可能要比正常年份多上一个月左右的班,在马上要过完的农历猪年,这一年共有354天,而即将到来的农历鼠年全年却有384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察出来今年过的特别快,其实也与今年的农历年份时间短有关系。

我觉得公历是地球计时的共识标准,农历用润月补足月日周期差,二十四节气是采取日计时纠正了月计时的日差,所以一年双春或某年无春都是计时不偏离公历客观生成,与自然界顺逆变化没有可证的影响。

都是日出晚归,年成好就赚多些,年成不好就赔本,不什么影响。有头路的人都出闯江湖,买房在城里住。顾本的人年去年来在地里忙到老,不动得了工债就完了。

第2个回答  2020-04-04
意思是鼠年的话可以遇到两个立春是很难遇到的事情,而且老鼠还会偷吃东西,还不懂得感恩,所以就不待见老鼠
第3个回答  2020-02-08
意思是鼠年一般难以碰到,一年中出现两个立春的日子。即年初一次立春,年末一次立春。
第4个回答  2021-01-15

都说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不知道你发现了吗,鼠年是有两个立春节气的,分别是农历的正月十一和农历腊月二十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