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明朝统治的李自成为何最终没能守住打下的江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3-22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氏,据说是党项族人,他参加高迎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为作战勇敢被称为“闯将”,后来高迎祥战死他接任义军领袖被称为“闯王”,是明朝末年势力最强的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后来更是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

李自成

遗憾的是,大顺政权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复杂形势中坚持下去,毕竟“打江山易坐江山难”,随后在与大清、南明等势力的交战中李自成中伏被杀,其部下势力也随之烟消云散。

明末形势图

那么能够推翻明王朝统治的李自成为什么没能守住江山呢?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李自成的出身限制了他的眼光,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开国君主,只有刘邦与朱元璋是出身平民,其余都是高官贵族出身,他们的家世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后方保障,比如李渊的关陇地区。

刘邦

平民出身的刘邦在沛县颇得人望,后来又入秦“约法三章”收服民心,后来在汉地更是有萧何为他治理后方,始终有一块稳固的根据地;朱元璋更是在战斗中不断学习成长,这点从朱元璋后来的施政风格中可以看出来,而且朱元璋不盲目自信,坚持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直到最后羽翼丰满才与蒙元王朝决一雌雄。

李自成同样因为小农出身,在政治上没有大局观,始终不敢流寇作战的恶习,没有一块像样的根据地,这也导致在一片石与八旗军作战失败之后,始终没有得到喘息的机会,最后在湖北九宫山被地主武装射杀。

吴三桂

其次,李自成没有选择正确的目标,当时天下局势复杂,明王朝虽然腐朽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江南等地仍然有很大的势力,这点从南明小朝廷在清军入关后仍然能够斗争十几年看出来;关外的女真人同样野心勃勃,皇太极死后,摄政的多尔衮在谋略上并不次于其兄,吴三桂等降将被他拿捏的死死的;农民起义军中仍然有好几分势力不服从李自成的指挥,比如建立“大西”政权的张献忠等等。

这时候李自成若是坐稳陕西关中之地,然后图谋巴蜀再沿江而下直取江南等地,最后再挥师北上重走朱元璋北伐的路线,未必不能统一天下,但是李自成误打误撞的闯入了北京城,最后白白便宜了满清。

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

最后,李自成对部下的掌控能力不足,这与他部下多是农民出身的流寇有关,没有及时的吸纳知识分子进来,队伍中全是大老粗,烧杀抢掠在行,干别的就不行了,而且不能团结大多数人,把地主官僚集团推向了满清集团是最大的败笔。

综合来看,李自成的经营策略很难统一天下,纵然没有多尔衮率八旗入关,李自成迟早也会败于地主武装之手,李自成的强项还是做流寇,坐江山真不是每个人都行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