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现在很多人不愿意结婚的现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4
你好,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呢?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一、心智不成熟,向往自由

有的人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若结了婚,处处受家庭和孩子限制,不知道以后要怎么生活,怎么教育孩子。一堆问题,如此麻烦,还不如一个人,逍遥自在。想工作就工作,想休息就休息,单身,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这种人在等着自己飞黄腾达后,再考虑感情,暂时一个人自由自在。享受单身生活。

二,社会上关于婚姻的负面新闻不断

负面新闻容易上热搜,但婚姻方面的负面新闻如骗婚、家暴、出轨······例如,苏享茂翟欣欣事件,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家庭问题,天猫总裁蒋凡和张大奕事件······这些会让年轻人不敢结婚,对婚姻信心不足,甚至产生恐惧。这么多负面新闻,说明家庭这个结构并不稳定,既然不稳定,不如不要,于是很多年轻人选择了不结婚。
三、性格的独立

这个跟上面说的分工有一定的联系,现在的年轻人性格更加具备个性,有自我想法有自我创造力,很多都想趁年轻尽情的挥洒青春、享受人生,结婚什么的未来再说或者觉得没有必要,何必多一个人多一个家庭来压制自己的性格,去迁就别人呢?

四、更开放的心态

老了去养老院、结婚了也要丁克、现在就很好为什么要结婚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心态都是年轻人常有的,我现在没有对象或者想换对象都是随时的事情,可以多挑挑,结婚了就没这种自由了。这些开放心态让年轻人对婚姻有一定的拒绝。
五、按性别分工不再那么明显
男女之间的社会分工越来越不那么明显,不管是原始社会的男耕女织,还是后来的男主外女主内,现在社会不仅仅是女人能顶半边天,而是女人在很多场合也能占据主导地位。

人生不需要被定义,25岁结婚,是种人生,40岁不结婚,也是一种人生。幸福从来与婚姻的状态无关,你的人生也无需向任何人解释。
第2个回答  2022-07-23

前几天看微博上有人推荐一部纪录片,再加上近期经常听到亲戚好友的一些话语,趁不太忙,就去看了这部以色列导演拍的《leftover Women》,中文名为《中国剩女》。
这部纪录片拍摄时间13、14年,播出时间17年,导演通过三个性格、家庭环境不同的女性:律师邱华梅、北京女孩徐敏、大学老师盖琪,讲述了现代单身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心路历程。从她们身上看到了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邱华梅是北京的律师,来自山东滨州的农村,家里5个姊妹。家里一直在催促,她的身上折射出很多小城市出身又在大城市打拼的姑娘的身影。上一秒是白领精英,下一秒脱掉衣服下地晒玉米。片中很让人揪心的一段便是当小邱回到老家,她的姐姐抱着孩子指着她大骂丢人,她反问姐姐:“你觉得你结了婚幸福吗?”姐姐满不在乎地说:“我比你幸福。”
小邱说:“感觉婚姻就像古代女人裹小脚一样,鞋就那么大,有些人穿上可能就得还行,挺舒服,但我这种脚大的、爱到处跑的就不行,疼。”。催婚算得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老一辈的眼中,似乎结婚=幸福,就这样过于简单地划上等号,似乎“找一个好对象再结婚生子。”已经成为了幸福生活模板上的生活方式。在长辈眼里,这种生活方式是所有人能够感到舒适、感到熟悉的。只有接受了这种普遍的大众的生活方式,才能使我们“合群”。
在多次与家人争执后,她选择了逃离,到法国留学。让满脸正气的老父亲从剧烈担忧“学傻了”的女儿,到连连称赞“你真是给家里争光了”。影片的最后,小邱在法国的街道上自行车,飒爽英姿,那一刻,我相信对小邱来说,比给她一段并不合适的婚姻要幸福得多吧。

来自北京的徐敏,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她的成长环境比小邱优越很多,但徐敏的母亲也更为苛刻,在徐敏的择偶里,母亲占到了80-90%的决定权。
徐敏也尝试着和母亲沟通过,可她的妈妈说:“我给你买房给你买车现在我就成坏人了?”“我说的都是不对的吗?我为你做了这么多被你说的一无是处了?”几句话就被打了回去,然后生活继续。
徐敏的案例也很真实,想问谁没听到父母唠叨:“我是为你好?”“你怎么这样,不知道感恩?”有房有车,父母给予了一起物质条件,比起小邱,她出身的条件更优越,但他遇到的困难更像是一个和父母相处的问题,这个问题映射到了婚恋上。
有人说:“愿景是美好的,但是生活对自己,自己对自己的质疑又是无孔不入的。连财富自由的女人都要因为婚恋状态被苛责,其他在路上的姑娘们唯有努力加餐饭了。”
结婚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自己组建家庭的标志。对于父母而言,是自己的孩子即将拥有了家庭,真正长大成人要承担社会责任的标志。父母不仅有分离焦虑,还会有婚前准备的焦虑。徐敏的妈妈或许会有想开的一天,但也需要徐敏不断的努力才行。

比起前两位,按照催婚大军的标准,大学老师盖琪故事倒是看起来还挺美满的。但片中,在面对学生的提问:“一个女性在成为女性主义者的同时又是怎么看待婚姻呢?”她说,“我也不是个很喜欢孩子的人,正在考虑要不要调来广州大学的时候,他很想要个孩子。这也是我对他的一个妥协吧,生个孩子糊弄糊弄他。”
她的故事中透露出的无奈和自欺欺人也是没有必要的。盖琪很通透,“而婚姻本身,就是无聊的(boring)。”

前文说的是“剩女”,但其实这个时代,男女都一样罢了,试问哪个临近亦或超过30的单身未婚年轻人春节回家没被父母辱骂过。越来越多的适婚青年都很苦恼“催婚”这个事儿。
和三观不合的人结婚,是一场灾难。而这个拒婚理由,太多家长不会在乎。
“必须结婚”这个建构性标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伤害了很多优秀的青年,潜在地增加了他们的生存压力,甚至给很多家庭中的长辈父母制造了某种恐慌。关于结婚的意义,其实很多长辈没有认真考虑过,只要求自己的子女进入这种程序化的生活,觉得那才是幸福的。
在现代社会,大众受教育程度提高,通讯设施发达,人们有了社会认同感,婚姻不再是寻找一个风险承担者的解决方案,两个人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互爱与互助。有能力幸福的人,单身或者结婚都会幸福;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又何以背负得起别人的人生?
故事里的小邱在今年2月15日,顺利从法国毕业,又移居德国,继续做律师,也嫁了人。她的确值得更适合她的,更好的人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