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事件发生之后,再也没人愿意真正为明朝卖命了?

如题所述

在明朝末期,崇祯皇帝企图力挽狂澜。他登基之后,诛杀权宦,重整纲纪,想要依靠君臣的励精图治,来挽救明朝灭亡的命运。但是事与愿违,由于明朝的腐败没落已经积重难返,再加上崇祯皇帝心胸狭隘,刚愎自用,使得明朝灭亡的步伐更加紧促。

大家评价崇祯皇帝的时候,大多会认为他诛杀边帅袁崇焕的一大错误。袁崇焕出身文官,但他胸怀大志,面对辽东的糜烂形势投笔从戎。在宁远之战中,他独守孤城,打败了后金皇帝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一生没有遭受过挫败,经过宁远之战后郁郁寡欢,不久就病死了。可以说,袁崇焕凭一己之力挽救了明朝边防的形势,对明朝居功至伟。

在崇祯皇帝登基后,大胆起用袁崇焕,企图依靠他的能力早日平定辽东。袁崇焕一时头脑发热,说出了五年平辽的大话。事后,虽然袁崇焕十分后悔,但也无法挽回了。清朝则在皇太极的领导下,一天天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发动了对关内的进攻。

袁崇焕在得知清兵绕道入关的消息,赶快率军赶往京城增援。经过一番激战,袁崇焕和他的部下打退了清兵的进攻。可正在此时,崇祯听信谣言,将袁崇焕捉拿下狱。在清兵撤军之后,袁崇焕被崇祯判处凌迟的极刑。这件事在《明史》中评价说,袁崇焕被冤杀,使得明朝的边防更没有了出色的统帅,明朝灭亡的征兆已经明显了。

但是,袁崇焕虽死,只是让边境的将士寒心,还没有危及到朝中的大臣。真正让朝中的大臣对崇祯变心的事,是他杀死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举人出身。历任定州知州,刑部员外郎,郎中,宁前兵备佥事。后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又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最后到了崇祯十三年,陈新甲担任了兵部尚书。在明朝一朝,只有两个举人做过尚书,陈新甲的能力可见一斑。

在当时,明朝陷入清朝和农民军的夹击之中。由于处于两面作战的境地,使得明军疲于奔命,屡遭挫败。很多精兵强将都丧失在战场上。为了扭转不利的形势,崇祯和陈新甲商议,想要与清朝秘密议和,减轻明朝的压力。这样就可以将兵力集中用来镇压农民军,给明朝以喘息之机。

陈新甲奉崇祯之命和清朝接触,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是就在和议进行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派去和满清秘密接洽的兵部职方马绍愉,给陈新甲发了一封密函。陈新甲在看过后,随手将密函放在了书桌上。不明就里的书童以为是塘报,就把它发了出去。这样,朝廷与清朝议和的消息变得路人皆知,陈新甲也遭到了大家的弹劾。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是谈判主使人的崇祯却躲了起来。他惧怕天下人的口舌,怕背负丧权辱国的骂名。因为当时的人们,把与清朝议和与秦桧与金朝议和相提并论。于是,崇祯把责任都丢给了陈新甲,将他抓捕入狱,并判处了死刑。

经过了这件事,让朝中的大臣都看清了崇祯的真面目。他这个人自私好名,对臣子冷酷无情。为他办事不但没有什么好处,还往往要背负责任,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在陈新甲事件之后,整个明朝的臣子都陷入了得过且过的状态。他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崇祯的暗示置若罔闻。

每当朝廷中有重大事件需要讨论的时候,所有的大臣都噤若寒蝉,谁都不发表意见。因为他们怕崇祯事后追究责任,遭受无妄之灾。在李自成的军队向京城进军的时候,崇祯想要迁都南京。但是他又不愿意担负逃跑的恶名,就暗示手下进言建议迁都。

可是有陈新甲的例子在前,所有的臣子都不再愿意为崇祯被负罪名。他们不是不发表意见,就是故意要求死守京城。最后无法达到目的的崇祯,只能气得说君王死社稷是本分,坐守京城等死。最终,在李自成的大军攻进京城的时候,崇祯只得在煤山自缢,结束了他可悲的一生。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根本不讲道义,无辜杀死为他卖命的陈新甲造成的后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8
蓟州兵变,这件事才是明朝丧失军心的直接原因。这个兵变暗藏杀机, 也是权力斗争的结果。蓟州兵变消灭的,正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戚家军”。在这斗争之中,不但有明朝“南北兵团”之间的战争,也有万历的私心和朝廷的龌龊。
第2个回答  2021-05-08
明代的转折点是土保之变,因为这一事件标志着朱氏家族脱离皇权,民团成为统治集团 。明代军心丧失的直接原因是“蓟州兵变”。
第3个回答  2021-05-08
是蓟州兵变 ,虽然在历史记录上这场兵变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实际上却是很大程度的动摇了军心,是明朝重大的转折点。
第4个回答  2021-05-08
实施了严格的海禁,并且与民争利,诛杀有功之臣,宦官的权力日益强大,人们也渐渐的明哲保身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