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学英语是否有必要?

如题所述

实际上在2017年,人大代表周光宇就曾提议取消全民英语学习,在中小学将英语改为选修。

我认为英语要普及学,不过在高考中可以不必占那么高的分值。为什么我认为要全民学英语呢?下面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从国家层面来看,学英语是国家发展必需

第一,现在是世界贸易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要走向世界,乃至于领导世界,会用英语交流是大势所趋,是必需。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中,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14个,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73个,会说英语、能以英语交流的国家约有175个。会说英语的人口约20亿。而这些数据还在继续增加。

第二,科技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我国现在经济突飞猛进,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要赶超先进国家,必然要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所以,必需掌握英语。

第三,我国要把国外的资源和技术引进来,也要求我们懂得英语交流。

第四,为什么要全民学英语?因为只有普及才能快速发展。另外,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才能出现更多和更优秀的人才。不普及的话,要选择出在各个领域内非常优秀同时又精通英语的人才的范围就小,几率就低。

第五,最关键的是,我国现在已经在走向世界前列。对资源、科学技术、高尖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是非常迫切!所以,强制全民学习英语是紧急形势所迫,迫不得已!

最后,补充说一下。有人认为,我国现在这么强大,别的国家为什么不学中文呢?实际上,目前世界上除华人外,约有2亿人在学中文。但不是政府指定为必学。国际交流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我们要学英语,外国人也会学中文。关键问题是,我国现在真的不是很强大。就经济发展迅速,领跑世界而言,也只是近十几年的事。

所以,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还没到国家停止必学英语的时期。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看法。

2、从个人层面来看,学英语是个人发展必需

第一,我国目前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相当于100%普及。2018年,高考录取率是81.13%,其中本科录取率是43.3%。也就是说,我国目前差不多是普及了高等教育。进入高等教育,意味着学习进入了专业应用领域。而无论哪个专业领域,几乎都要用到英语。因为几乎所有专业领域的底层原理都是外国人创建的。比如化学工业或分子材料,比如物理学中的声、光、电、核等,其它如医学、地理、考古、电影、美术等无不如是。更不用说计算机领域了。

当然,有的人在大学混日子,不学习。那是他个人问题,而不是学英语问题。

第二,我们如果要向某一领域纵深发展,则精通英语已是必然。诸如查阅文献、发表论文以及学术交流等都离不开英语。

至于有人说,可以培训翻译团队,那就是外行了。在专业领域,不仅是翻译的问题,还有专业的理解问题。把一个团队能培养成专业领域的翻译人员,还不如让专业领域的人自己学英语。何况专业领域那么多,每一个领域都要培养一批翻译团队。既浪费,也无实际意义。翻译只能在普通交流范围适用。

既便普通情景中使用翻译,也是迫不得已,哪有自己懂来得流畅痛快。比如我一点不懂英语,看国外著作只能看汉译本。如最近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有些地方总感觉书中表述不清。心中就会想,作者原意是这样的吗?极不畅快。

第三,从就业环境来看,现在我国外企及合资企业越来越多,而个人出国工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会英语将是工作发展的保障。

第四,目前人口国际化流动越来越普遍,在个人日常生活中与外国人接触的机率越来越大。会英语也将越来越常态化。

当然,我国目前从就业现状看,大部分人的工作中没有用到英语。这一部分人的工作都是靠近应用下游的直接面向产品的,如果安于现状是不需要英语的。但从科技发展趋势看,这些工作被机械化取代的趋势很大。对个人发展而言,提升工作空间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与英语有关。

我国当前工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强制提升公民学历,强制推行英语在本质上是为了提升我国公民素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有人说,英语不过四级,大学都毕不了业,怎么找工作?这只是我国强制推行普及英语的现实体现,而不是学英语的原因。

3、学英语不会导致全面西化。

第一,部分西化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全球一体化将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所有国家和民族之间都将有文化的交流融合现象。所以,我国会出现西化,外国也会出现东化(中化),这是必然趋势。

西方好的东西我们学习和借鉴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只不过要鉴别其糟粕。

从我国历史看。封建时代没有世界交流,天朝唯我独尊,导致自然科学极其落后。这是我国被动挨打的根源之一。我国改革开放,正是寻求发展壮大的举措。从事实来看,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利远大于弊的。

第二,东方和西方只是概念形态的区别,核心要看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社会本质

从客观上看,西方是资本主义,我国是社会主义。但西方科技更发达,教育模式更先进。我们要不要学习?当然要学习。只要保证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中国所有公民服务的,是为所有公民谋利益的,而不是专为某些特权阶级或者财团服务的就可以了。

也即,我们只要抓紧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变即可,西化仅仅是一个方式手段或者概念而已。

4、我国全民学英语,会不会导致沦为西方的附庸?

我认为不会。这是一个文化的意识形态问题。这也是大多数人担忧的问题。

第一,文化的根基在于文字。我们在学英语的同时,并没有丢掉中文的学习。由于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对中文的应用能力肯定远远高于英语。除非从小在国外生活,那是另一回事。从实际来看,也是如此。哪怕一个人英语学到专业8级,在工作与生活中仍是应用中文。因为我们的文字根基并未丧失,并且还很茁壮。

第二,我国的环境是中文母语环境,在这个环境氛围中,中文不可能被英文取代。这也正是我们学了十几年英语却仍然不会讲英语的根源。就如王思聪,从15岁就在国外留学,对英文的掌握应该非常好。但现在他在国内,整天仍然是讲中文。

也就是说,我们学习英语的本质是为了用英语来谋求发展,而不是也不可能用英语取代中文。这是我国文化环境决定了,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

当然,英语在表意上比中文更精确。我们经常在媒体上见到一些高层人士在中文谈话过程中会穿插一些英文。那是精确表达的一种途径而已,不能简单认为就是文化入侵

第三,中文和英文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互相不能兼容。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英文永远不可能取代中文。

但我认为又同语言之间,会互有渗透。我们平常讲话也常用“OK”、“NO”等,这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必然。并不能说明中文体系在消融减弱。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保持绝对的纯粹,不受一点污染。除非与世隔绝。

综上所述。我们学英语是我国发展所趋,是世界发展所趋。学英语不会导致我国文化丧失,成为西方附庸。

5、个人对中小学学英语的看法

第一、英语仍将是必修课。

我国要赶上乃至超越发达国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我国当前的政策趋势看,下一阶段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实力。那么,英语将在很长时间仍是必修。

第二、英语在高考中权重将降低。

我国中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英语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这在本质上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把英语高考分值降低以后,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腾出一部分时间。学生对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兴趣将增加,有助于学生向自然基础理论方向发展。

学生进入大学后,随着专业的纵深发展,对英语的认知会越来越深刻。而这时学生的思维、情感已接近成熟,更接近现实,就会自主学习英语。

从国家教育发展趋势看,为了促进我国科学领域纵深发展,大学管理及考核将越来越严。可以推测,以后对发表英文论文、毕业专业英文答辩等将越来越重视和普及。

第三、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理论和应用领域的投入,提升这些领域的工资待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从被迫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9
有必要。英语如今在全球应该最广泛,学好英语有利于我们更好走向世界。
第2个回答  2020-06-09
我认为全民学英语是没有必要的。学英语可以让有能力的人去学习,有意愿的人去学习,没有必要搞个全民运动。
第3个回答  2020-06-09
我觉得有必要,毕竟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懂一点英语还是很好的。
第4个回答  2022-01-12
短期来讲全民英语劳民伤财,收益远低于付出,没有像语文和数学拥有充足的外部环境支持,毕竟在国内正常交流不是方言就是普通话,长远来讲能做到全民英语的国家除英国外就是英国后裔和英国长期殖民地,等中国真的全民都能一口溜的英语,野史搞不好会敲定中国被英国长期殖民过呢!全民英语的口号就是有问题,把英语当成正常的外来语种才符合说汉语的中国的国情,汉语才是植入中国人灵魂的语言,何必让枝叶变得四不像,让有兴趣的人去学,稍微加高点英语学习的比例就好,英语终究是外来语种!岂能和汉语争高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