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就是其一。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离不开自己的物质基础——人脑;意识的内容只能来自物质世界,离开了物质世界,人脑不会自行产生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两者不能平列,但也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01
根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物质决定意识表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事物。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明,首先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两个方面不可分割。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地位不同,不能把它们并列起来,等量齐观。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原理在方法论上的要求是: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号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做梦,可能会梦见什么妖魔鬼怪,在现实中是没有的,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这句话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主观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导致人们的错误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和破坏作用.辩证唯物主义是在肯定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的前提下,承认和重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同时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还必需正确认识和严格遵循客观规律,要依靠人的实践活动验证以及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手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我们的大学时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必不可少的!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也就是说,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具有自觉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在这个充满竞争、充满压力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大学生的聪明才智,那种崇尚自由、自我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社会的大熔炉为每一位又才能的同学提供了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为了理想,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奋斗就能获取属于自己的“财富”。但总有一些同学满怀着一腔热血,踌躇满志,誓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当碰到一点困难、一点挫折的时候就心浮气躁,抱怨叫苦,摆不正心态。有理想、有抱负令人敬佩,耐心不够、韧性不足令人惋惜而又令人理解,毕竟成长是需要过程的。这时我们应该正视困难,分析问题、去解决。“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我们发挥青年自身优势,发扬勇于创新、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用辨证的唯物主义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指导工作学习。我们的优势体现在接受新鲜事物快,上手能力强,敢于创新等等几个方面,它的体现还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积极主动,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用理性的思维处理事物的矛盾,以小改革、小创新带动大改革、大创新。成就大事业者总善于抓住事物的关键,善于把握细节,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中找出因果关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的责任心如果都提高了,工作就能够有序的进行,我们的自身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人们按规律办事,不仅要区分不同的规律,而且还要区分统一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例如,懂得了小麦的生长规律不同于水稻的生长规律,当然要按小麦的生长规律去种小麦,但还要注意小麦生长在各地域的差异,掌握小麦生长规律在当地的具体表现形态。按规律办事,还要注意当事物由一种存在状态转化为另一种存在状态时,其中的规律也随之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按变化了的客观规律办事。例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们必须认识经济运行的新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新的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
其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综上所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还要端正主观动机,做到正确的,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8
(一)意识的产生和本质
1、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
其一,由无机物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命的刺激感应性。
其二,由低等生命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其三,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
②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劳动使猿手转变成人手,使猿脑转变成人脑。劳动创造了语言,劳动和语言一起丰富着人的意识,人的思维能力本身也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
2。从生理基础上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上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但人脑本身并不能派生出意识的内容。
②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就其形式而言是主观的,就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客观存在。
③所有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其中,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通过分析意识的产生和本质,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4。批判主观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主观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张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庸俗唯物主义则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其要害在于抹煞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把意识等同于物质。
(二)意识的能动性
1。意识能动性的含义
意识能动性是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①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意识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超越性。在这里,具体时代的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反映客观对象,并确定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同时,由于人类能够创造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人的意识既能追溯客观对象的过去,又能预见客观对象的未来。
②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③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3。意识能动性的实现条件
①意识必须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在改造世界中遵循客观规律。
②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③要联系地看问题,充分地考虑到被改造事物所处的环境。
4。在意识能动性的问题上,要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把意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而唯心主义则夸大意识能动性,主张意识决定一切,派生一切。
(三)意识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利用机械电子元件接收、加工和传输人工化的信息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智力功能的机器,其本质是思维模拟。然而,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有本质的区别。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的、电子的过程,而人的思维则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而人的思维则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只能受人类的支配,而人的意识则具有能动性、创造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