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责任到底是什么,而学生对老师要怀着怎样的情感

如题所述

老师的责任自然是教育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的算不上“师”,我们称之为“教书先生”。
传道中的“道”,可作道理、事理、规律、法则理解,所谓天道即是大自然的规律,如春耕秋收。
授业中的“业”泛指技能,更准确说就是职业技能,现在称为专科,如数理化就是三个专科,古人拜师求学的目的无非有两种,一是学习一门技能作为谋生职业,二是追求某个领域的更高境界。因此,授业就相当于教会你一门赖以生存的职业技能。
解惑,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这一点很明白,无需解释。
在古代,尊师重道乃道德的第一准则,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意思是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可见“师”者受尊重的程度。
然而,今天的老师相对于古代的“师”在受重视程度上大打折扣,这当中有客观因素:
一,古人对“师”有着专一性,大多数古人终生只拜一个师。而今天,我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对我们付出过教育的老师不少于30个。因而分散了我们对“师”的情感,这是其一。
二,古人所接受知识面相对狭窄,就职业技能而言,大多数古人所学仅为一个学科,无法与今天的全民普及教育相提并论,换句话说,今天的一个高中毕业生放到古代都是一个知识面相当丰富的奇才,这样的人才在古代是非常缺乏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古人对“师”的专一性,因为这么多方面的知识不可能从一个“师”身上学到。即使大教育家孔子所传授给弟子的职业技能也不过是“政客”,当然,孔子所传的“道”比“业”有用千万倍。
也正因为知识技能的单一使得古人对知识技能的重视和珍惜,从而加深了对“师”的感情。
通过这两方面分析不难理解今天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远远无法跟古代的“师”相比。但是,我们要知道,不管将来我们在哪个领域取得了成就,都离不开曾经教导过我们的这么多个老师的启蒙之功劳。
启蒙,成功的必经之路。那个在黑板上用粉笔划了一横,然而朗声诵读出这个字念“一”的人就是你识字的启蒙老师,那个在黑板上写下“1+1=2”的人就是你数学的启蒙老师。我们要尊重每一位曾经教育过我们的老师,是他们把我们未曾认识的事物教给了我们,把我们从蒙昧中启发出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无论古今中外,“师”者的本质都是同样的,我们要继承古人对“师”的尊重的优良传统,尊重老师就是尊重知识,只有尊重知识,人类才能不断发展与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12
老师就像是一只拐杖,引领学生不断地进步,理解这个世界;至于学生对老师该怀着哪种感情,那是因人而异,不能要求学生对老师的感情是一致的,同时这也是不可能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9-12
其实要当一名老师,责任还有点大呢 。而学生对老师情感是崇敬的,有的小的点的孩子总以后,这样就是喜欢了某位老师了,这个是不科学的说法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