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果及未来新科技的发展有哪些?

广州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果及未来新科技的发展有哪些?具体说明,要针对校园的变化!!?(重点)可以是手抄报或者资料

一、广州改革开放40年来成果:

1、收入方面

40年来,广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增长下行中保持就业稳定,减贫成就巨大,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18倍,年均实际增长

7.8%。40年间,我国居民用31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万元大关,用5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2万元大关,目前正向人均收入3万元大关迈进。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中国的中等收入人群正在不断扩大,贫富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大部分人已经实现了小康生活。

2、衣食住行

改革开放前,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吃饭靠粮票和油票,住的是土砖房,交通靠步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收入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舒适的穿衣体验,吃上也开始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瓜果四季常有。

大家也都住上了高楼大厦和新房子,用上了现代化的家具,出行方式的选择也多了很多种,公交,地铁,私家车,高铁飞机等等,不管是去哪儿,总能在24小时到达。

3、体育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了体育新的时期,明确了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和战略思想,中国体育开始回到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正确轨道。79年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

2018年,国家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和发展成果所带来的无限活力和巨大动力,体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动员共获得奥运冠军237个;获得世界冠军3319个,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99%以上;创超世界纪录1125次,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86.4%。

二、未来新科技的发展

1、科技增量发展

一线城市里面广州的增量空间是最大的,衡量一个城市有没有未来,最大的衡量就是增量空间有多大。北京和上海的城市规模已经达到极限,反观广州1400万的人口规模,相对北上来说还有1000万的增长空间,广州也还有部分建设用地待启用,这些因素让广州具备增量机遇。


2、产业竞争发展

珠三角是个多核地带,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呈现“诸侯争霸”的情况,不像上海几乎可以称霸长三角,北京在华北一城独大。两天前重新核算的GDP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GDP首超广州,两者都是2万亿上下的规模。

城市实力旗鼓相当,各地政府间对于吸引优秀企业自然会有竞争压力,迫使政府改善营商环境,企业更有活力。硅谷是一个多核的结构才有这么多创新企业出现。珠三角有这么多企业出现,也是因为它是一个多核的结构。

3、生态科技发展

广州能够崛起有两个秘诀,一是包容,二是空调。空调改变了热带地区的生产环境,提高地区的生产能力,近十年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情况,例如美国底特律出现负增长,而佛罗里达人口数量和经济体量的增长都很突出。中国的经济重心有南移的迹象,广州得到发展。

扩展资料:

广州开放成果记录

2019年1月8日,中国科技最高领奖台上,广东刷新历史。45个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总数居全国第四,占全国比例达15.79%,创历史最高。

预计2018年研发经费支出超过2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5%,有效发明专利达24.9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一半,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保持全国第一。

制定实施“科技创新十二条”等创新政策,首次出台《广东省关于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出多项改革创新举措。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4万家,总数、总收入、净利润等均居全国第一,技术自给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72.5%和68%。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创造未来的科技发展新趋势(大势所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广东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3

成果及发展有以下:

1、开放“基因”成就“千年商都”:

1、1984年设立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前沿窗口,广州依靠祖国广袤大地,成为与各国贸易往来的窗口,成就了其“千年商都”的美誉。

2、“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广州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跃成为全国轻纺工业重镇,物美价廉的“广货”销往全国各地,直至今天,广州城中依然活跃着上千个专业批发市场。

3、2017年广州进出口贸易总额1432.3亿美元,30年跃升了66倍。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从最初的土特产品、中低档工业品为主转向中高端轻纺、机电产品为主。

2、创新发展优存量提增量实现“高位过坎”:

1、广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已破2万亿元,连续27年位居国内城市第三位。汽车、电子、石化等五大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6个服务业行业增加值超千亿元;第三产比重突破70%。

2、从网易到微信,从唯品会到YY语音,全球互联网赛场“广州队”独树一帜。在这片开放包容、市民化十足的创业热土上,始终不愿离开广州的张小龙带领团队在三旧园区让微信成为一款日活跃用户超10亿的超级软件。

3、华南门户变全球枢纽 攀升全球创新链:

1、2016年4月,思科中国创新中心总部落户羊城。根据协议,该项目将专注于万物互联业务创新,年产值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2、举大而不遗细。一场由内而外的软环境改革早已启动,广州开发区成立行政审批局,企业平均每个事项办理仅需3.2个工作日。“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广州市商务委副主任杨勇说,近年来广州利用外资质量和结构不断优化,去年实际利用外资62.89亿美元,特别是外资制造业呈现恢复性增长,同比增长63.12%。

扩展资料:

广州市机构改革方案

广州市机构改革方案于2018年12月30日,经中央编委备案通过、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复《广州市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19年1月9日,中共广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落实党中央关于地方机构改革和省委关于深化市县机构改革工作部署要求,传达学习方案,对全市深化机构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推动落实,这标志着广州市机构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职能设置

机构改革后,共设置市级党政机构53个。党委机构16个,其中,纪检监察机关1个,工作机关15个。政府工作部门37个。

市委职能部门和市政府工作部门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与中央和省保持基本对应,同时,为适应广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设置部分机构和配置职能,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

为推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新水平,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在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中勇当排头兵提供有力体制机制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市机构改革方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01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 设立经济特区
  1984年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6年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93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 进行分税制改革
   1995年 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996年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999年 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2004年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006年 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
   2007年 《物权法》出台
    2007年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追问

要针对校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