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地貌是风景的骨架

如题所述

地貌是风景的骨架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海拔高度影响到农业的生产方式。海拔较低的地区,因水分条件不同而适合发展种植业或畜牧业。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土层深厚、水分条件好,适合发展种植业。如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都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而干旱地区的平原、盆地则适于发展畜牧业。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平原以及中亚平原地区比较适合发展畜牧业。
海拔较高的山地,土层薄,适合发展林业。如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大小兴安岭都是我国的重要林区。而海拔较高的高原,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则适宜种植高寒作物和发展高原畜牧业。
地表的起伏状况和地形的坡度、坡向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平原地区地表宽阔平坦,利于机械作业和农田基本建设,适合发展规模农业。而丘陵、山区地表起伏大,自然环境复杂,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如辽东丘陵和山东丘陵等都是我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地表的坡度越大,土壤受侵蚀越强。坡度在3度到7度就要采取等高种植,超过7度就需要修筑梯田,超过25度的山地则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只适宜发展林业或留作自然保护地。坡向造成太阳辐射和水分条件的差异。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南坡比北坡接受太阳辐射多,光照和热量条件好;但蒸发强烈,水分条件比北坡差,林木不如北坡茂盛。
地貌的物质组成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流水地貌中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由颗粒较细的泥沙构成,土壤肥沃,对农业生产特别有利。黄土地貌是由深厚疏松的黄土构成的,土层厚,持水性好,耕性好,富含钙、磷等矿物养分,适合农作物生长。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黄土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喀斯特地貌的土层薄、肥力低,对农业生产很不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8
地貌是构成区域性整体景观的支撑骨架。,地势的高低起伏及其基本地貌形态, 构成了大范围自然景观的基本轮廓地貌是风景的骨骼,地质地貌也是一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性整体景观的架构,纹理,意境和气势追答

求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