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诊的口诀是什么?

如题所述

凡看病,望为先。精气神,最重要。脏腑位,要牢记。多重影,应分清。病多端,起气血。面色青,主寒痛。面色泽,气血充。面色赤,定有火。赤如妆,乃虚火。面色黑,肝肾见。面晄白,主虚寒。白无华,是血虚。面黄泽,为湿热。面黄暗,病肝肾。额头亮,精神爽。额头暗,有灾殃。眼有神,无大病。眼无神,精气虚。眼色红,内有火。眼白黄,病肝胆。虹膜缺,主脑病。胃环大,有中毒。黑纵线,是炎症。黑凹陷,伤器质。皮炎痒,虹周灰。血管硬,白圆环。虹膜诊,学问大。同心圆,是关键。多节段,排成环。环环扣,象全身。眼为鱼,贵明亮。鼻光泽,无大病。鼻色青,主寒伤。鼻色白,主伤血。鼻土偶,胃气绝。鼻不正,病不轻。鼻有痣,病陷危。人中明,无大病。泪堂下,宜饱满。青黑干,主肾虚。夜不寐,多伤神。沟平坦,性无力。人中疔,主胃火。人中歪,命不长。唇淡红,无大病。唇色白,主伤血。唇青紫,寒痛瘀。面光亮,为水积。面黄黑,脂肪肝。耳面焦,防癌症。面清瘦,宜小心。如无病,必长肉。十步外,眉目清。无重病,必长寿。部位明,五色清。

    面诊,即医生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对面部整体以及面部五官进行观察,从而判断人体全身与局部的病变情况。所谓“相由心生”,内在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或是心理变化,终会表现在脸上的相关区域,所以脸部的望诊最能洞察病机、掌握病情。

    早在两千年前,我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路,起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孔)窍。”说明人体内脏功能和气血状况在面部有相应表现,人们可以通过对面部各种状况的观察,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病情变化。因此,面诊是有根据的。

    除了面部颜色的诊断之外,对面部光泽也要同时考虑。凡色泽明润,为脏腑精气未衰;凡色泽枯槁、晦暗,为脏腑精气大衰等。

    临床运用面诊观察病人时,要善于结合当时的外界环境特点和病人的个体差异,灵活掌握诊断标准,以常测变,正确判断各种症状。

    面真的口诀是千年以来中医的精华浓缩其中,变化万千魅力无穷。要驾驭它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