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张桂梅的事迹

如题所述

张桂梅同志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希望。

张桂梅同志坚守初心、对党忠诚,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

2000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的热爱渗透在血脉里,在她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

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

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人物经历:

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病逝了,十多岁的她跟随参加“三线建设”的姐姐来到云南省中甸县(现香格里拉市)。

1974年10月,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先后在林场、党校任团支部书记、政治教员,又到局机关当文书、团支书、妇女主任。

1975年12月,在当地参加工作,成为中甸林业局办公室工作人员。1983年,调到子弟学校当中学教师。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丽江教育学院(今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一位英俊的白族小伙子。

1990年毕业后,随丈夫调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一中任教,在大理市喜洲一中结婚。1996年8月,丈夫因癌症去世,自愿要求调到了地处边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

1997年,因教学工作出色,被调到华坪县民族中学,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1997年4月,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且肌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立即住院治疗。

2001年,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此后,她除了上课,还要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张桂梅

以上内容参考:安徽省教育厅-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