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没能灭亡南朝实现统一是因为哪三点原因?

如题所述

三国演义》开篇说到,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非常精确地总结了历史趋势。作为分裂阶段的时期,代代相传的《朝代歌》中简要而又精确地概括南北朝的了局面,"南北朝并立",言简意赅地描述了那时的分裂状态。

南北方两个地区有大大小小的政权长期互相对峙,历史上被称为"南北朝"。这些国家中,最有实力的北魏,曾存在百年时间,也曾用武力征服柔然,那么为什么没能攻灭南朝,实现统一呢?


拓跋焘


南北朝的统治者政治才华不分上下,但北魏的民族交流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南方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各自为政,有刘宋、萧齐、梁、陈四个政权,合称"南朝"。与此同时,北方也是同样的情况,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个政权合称"北朝"。这两个地区不仅内部互相征战,南北方之间也相互倾轧,民不聊生。杜牧曾感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


尽管这段时期南北朝并立,天下处于分裂状态,但这确实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对外交流十分繁荣。互相征战中,又出现了许许多多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统治者,拓跋焘和刘义隆就是其中数一数二的英雄人物。

刘义隆,南朝的第三位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说的就是这位皇帝和他的父亲。


刘义隆

拓跋焘,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史称北魏太武帝,是发起著名改革运动的孝文帝的先祖。他和刘义隆是同龄人,二者的武艺和政治谋略不分伯仲。但细细对比,北朝拓跋氏族还是略胜南朝刘宋。北魏能够以史为鉴,在太武帝之后通过冯太后和孝文帝的强有力的改革,真正建立了一个富有凝聚力的王朝。如此完美的北魏王朝为什么最后仍未完成统一大业,饮恨而去呢?

主要是三点原因造成。


北魏铁骑

一是 北魏未能灭掉南朝,因为基础薄弱

南北朝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王朝(北魏和刘宋)的统治者不分上下,在后世看来,或许是一场极为精彩的历史大戏,但对于二位统治者来说,却是极为紧张,精神紧绷,生怕一步走错,便坠入无底深渊。因此,他们都想扩大自己的版图,却"望对方地盘兴叹"。胶着状态下,两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中原腹地。

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发出了"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论断,可见中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但由于以平原为主,中原地区易攻难守,换言之,攻打容易,长久地守住可就难了。


诸葛亮

北魏打下了中原,刘宋北伐失败,这似乎是两个王朝的转折点。但是,历史再次通过时间的走廊提醒我们"福祸相依"。刘宋的失败是因为刘义隆太过心急,以致指挥不当,这次失败丝毫掩盖不了刘宋王朝的实力。

他们是南方最大的国家,和躲在偏远地区瑟瑟发抖的梁、陈政权不可同日而语。而北魏打下的中原是饱经丧乱、哀鸿遍野的中原,一片狼藉,白骨累累,就算拓跋焘是战神转世,也难以收拾这个烂摊子。

因此,拓跋焘被刺身亡之后,继任者冯太后和他的孙子孝文帝休养生息,将工作重心转向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措施促进汉族和鲜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效果十分显著


孝文帝

二是不施仁政,残忍血腥的政策使北魏无缘全国大一统

拓跋氏族属于鲜卑族,极少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润,再加上铁骑民族的血性,施政手段极其残暴。太武帝带领军队南征时,给刘义隆的部下写了一封信,大意就是,我派去攻城的士兵都是异族人,你对他们不要心慈手软。尽管杀他们,这样他们在我的国家里就不会犯上作乱了。对待自己胁从的异族尚且如此,对待敌人还会心慈手软吗?


悬瓠之战


《魏书》中记载,拓跋氏族对待敌人的手段残忍得令人发指。将首级悬挂在城门上还不够,有的甚至是坑杀、活埋!首级一个个排列下来,长度和城墙一样高,这样的景象,光是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更别提生活在那样环境之中的百姓了。这样的状态下,百姓会臣服于他们的铁血手腕之下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5
我认为,一,是 北魏未能灭掉南朝,因为基础薄弱,二,是不施仁政,残忍血腥的政策使北魏无缘全国大一统,三,是迁都后贪图安逸生活,磨灭斗志。北魏最终是没能逃过自身的局限性,没能抵挡住安逸生活的诱惑,不思进取,导致祖宗基业毁在了自己的手里。所以说,存在即合理,得天下之人,有得天下的原因,失天下之人也不必楚楚可怜,百口莫辩, 失败有很多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以上三条,具体原因我们不好下结论,只能根据一些资料而来大概了解。
第2个回答  2021-01-24
南朝本身够强,北魏不能突破长江,自身防守压力很大,北魏很难击败南朝水军,外部还要防御草原民族。
第3个回答  2021-01-23
虽然北魏比较强大,但是自身的基础非常薄弱,其次,北魏虽然骁勇善战,但并不擅施仁政,并且造成了大量的杀戮,离心离德,所以没能统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