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学霸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 怎样才能好好学习?

如题所述

作为学生,每个人都希望考一个好分数,但是大多数人不能如愿以偿。有许多学生不是不愿意付出劳动,而是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就是效果不好。在几经尝试之后,有些人不得不放弃了努力,自认为不是学习的料。也有的学生学起来似乎并不费力,成绩却一直很好。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时好时坏,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许多家长、学生、甚至老师都认为,学生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学生本人不努力。事实上这个结论并不完全正确。无疑,学生应当努力学习,但并不是仅仅努力了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努力是其问题的关键。
  我在长期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经过摸索总结出一套学习的方法,并以此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在许多学生身上经过验证,证明行之有效。有的学生成绩提高飞快,在较短点时间内,在班上的考试成绩排名甚至可以从最后几名一跃升为前几名。当然再好的方法,还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来付诸实施,二者缺一不可。
  一、怎样才能考一个好分数——学习和考试的七字诀
  怎样才能考一个好分数?我想每一个学生都想知道这一问题的答案。
  经历了从学生到老师,又从老师到学生,再从学生到老师几次反复,我命中注定了要和分数打一辈子交道,也就对分数的得失有了兴趣。经过反复琢磨,我觉得,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做到了下述七个字,即“懂、会、熟、广、深、细和悟”,就一定能考一个好分数。
  (一)、懂
  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首先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没弄明白它其中的道理之前,不应该盲目地行动。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听老师讲解和阅读教科书,弄懂每一章节中的概念、定义、定理和公式究竟是什么意思,和以前的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是怎样演化而来的?而不应死记硬背地只是记住。记住肯定是必要的,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否则,如果连什么意思都弄不明白,那么如何谈得上灵活应用?就是记住的东西也是死的,也会很快忘记。
  (二)、会
  懂了不就是会了吗?不!懂了并不代表你就学会了。学生上课听老师讲解听懂了,阅读教科书读懂了,只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或者只是表面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若要自己独立再重复一遍,就不一定能做得出来,因此,只有认真做一下课后的练习,反复体会,才能逐步明白而达到会。例如,学游泳,要先听教练讲解游泳的动作要领。懂了吗?懂了。会了吗?下到水中试一试,发现还不会。再去琢磨体会动作的每一个要领,再反复练习,必要时请教练为你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再反复练习,终于你可以在水中漂起来了,或按照要领做了几个比较规范的动作,这时才可以说你学会了,而且还只是初步的会。这时,你再去体会游泳的动作要领,就会发现这时的“懂”已经比一开始进了一大步。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所以学习中的“懂”和“会”也是有层次的。简单的听懂了、学会了,遇到复杂的就又不懂、又不会了。只有经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练习,才能不断地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浅懂”到“深懂”,从“半会”到“全会”,从“假会”到“真会”。
  我们许多学生学习之所以费力,成绩上不去,主要是一开始对概念的理解不重视,课后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去做作业,而不是从认识事物的角度去琢磨其概念的真正涵义是什么,满足于一知半解,完成作业即完事大吉,于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就感到越来越吃力。还有,许多学生常常满足于听懂了,看懂了,很少再动手去做几遍,不注意课后的练习,甚至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逃避不做,日积月累,问题逐渐增多,等想学了,才发现为时已晚,学不会了。在教学中我常常建议学生们在做作业之前,要把教科书先看一遍,复习一下每一章节的概念,把例题多做几遍,一边做一边琢磨解题的每一步骤都用了哪些概念,用了什么定理和公式,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做起作业来,速度也会快许多,甚至于所用时间的总和,比不看书,不做例题,直接做作业的时间还要少。因此,在做题之前一定要先弄懂概念,而懂了之后若不马上动手做一做,就仍然还是不会。如此这般,问题越积越多,学习当然就会越来越困难。
  (三)、熟
  要考一个好的成绩,只是懂了、会了还不够,还要熟练才行。我们常常听到许多学生说:“考试的题目都会做,就是时间不够,只要再给我一点儿时间,哪怕五分钟,我就全做出来了。”可是就是没有那五分钟。还有,有时试卷上的“那道题目明明在考试前做练习时都做过了,而且就是一本书上的例题,甚至在第几页我都知道,可就是想不起来怎么做,你说气人不气人”。相信这类事情许多同学都遇到过,其原因就是在于不熟练。做题的熟练程度对考试成绩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熟能生巧嘛。所以,对于有些重要的公式、定理和解题步骤要多背几遍,典型的例题要多做几遍为好,并在随后的练习中加以灵活应用,进一步深入理解,才能真正做到熟能生巧。
  (四)、广
  所谓“广”,就是要开阔眼界。通过加大习题量和阅读不同版本的参考书,来达到熟悉各种题型和思维方式的目的。
  若想考一个好分数,只完成课后的作业是不够的,还要多做练习。只有通过加大练习量,做大量的习题,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我们常常发现,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会做,可上了考场才傻眼了,有的题目特别难,有的干脆就没见过,根本无从下手。这说明我们平时的练习量不够,与我们见的题型太少有关。俗话说见多识广。如果上了考场,发现题目都是做过的,最起码是以前见过的,心里肯定立刻就会少了几分紧张。
  加大练习量,并不是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内容加深理解的必要步骤。如果只是为做题而做题,就不仅达不到做题的目的和效果,而且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做很多题。要想加大练习量,先要做到“懂”、“会”、“熟”,即要先做到概念清晰,解题步骤正确,公式、定理熟悉,这样才能提高解题的速度,才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练习。此外,做练习的过程,是对学习内容加深理解的过程,每做一道题,都要想想用的是哪一个概念,哪一条定理,哪一个公式,解题的步骤是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等你对这些内容很熟了,做习题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也才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练习。如果你什么都不懂、不会,不知用哪条定理或哪个公式,解一道习题需要半个多小时,你就是把全部时间用于解题,也解不了几道题。何况又有那么多的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有各种各样的习题,又怎么能解得完呢?所以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解题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练习,并通过做有限的练习,达到加深理解所学习内容之目的。
  所谓“广”还应理解为对学习内容的全面了解,从各个角度去观察理解,而不应仅仅是指做的习题多。许多时候,其实并不是我们自己笨,不会解题,而是我们从未见过。比如,我们从不知道有这样一条定理或一个公式,从未见过这样的解题方法,脑子里从未有过这种概念,所以我们不会,是很正常的。就好比我们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地方,尽管可能我们有急事,但绝不会走一条不熟悉的小巷抄近路一样。因此,我们有必要多看几本参考书,看看不同的老师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又有哪些不同的见解。这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是大有好处的。
  (五)、深
  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你可以考一个好分数:一是通过全面复习,你对所学的内容很熟悉,对于考卷上的试题,你在考试前已做了很多遍,在“广”字上你下了工夫;二是考试的题目对于你来说很简单,也就是说,你所掌握的内容深度比考试的要求要“深”一些。如果你掌握的内容深度比考试要求的内容深度深,平时做的习题比考试的试题难,那么真正考试的时候,你就是居高临下看问题,也就容易考一个好分数。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没有一定的难度就难以起到选拔的效果,因此高考试题一般来说比较难。为了应考,学校里平时练习的习题或模拟考试的试题,一般都难于高考的试题,有些同学模拟考试成绩不甚理想,但最终都考取了大学,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和复习的深度应以一定的广度为基础,没有一定的广度,就不可能达到一定的深度,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在一定广度的基础上,全面、熟练地掌握了所学习的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增加习题的难度,从而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是符合学习和认识规律的,看起来较慢,其实是一种快捷的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常常不愿意多做较为简单的练习,上来就去“啃”难题,好像谁拿的题目越难,谁就越英雄一样。然而他花了许多时间去解这些难题,却很少能解得出来,转而再去问别人,最终还是别人解了出来。如此这般,解题花去的时间不少,效果却很差。他不知道所有的难题都是由简单的、容易的题目组合或复合而来的,简单、容易的内容都没有搞懂,又怎能解得出难题呢?
  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必须根据自己的基础,由易而难,由浅而深,一步一个台阶,逐步达到考试所要求的深度。学习深度并不是越深越好,重要的是怎样才能找到一条达到一定深度的途径。
  (六)、细
  细,就是在学习、复习和考试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尽量不要出差错。
  许多学生平时学习还不错,但考试时常常由于马虎出错而丢分,所以总得不到高分。还有的学生经常这样原谅自己:“题目我都会做,就是粗心没考好。”仅仅是粗心大意吗?未必!第一次是粗心,可以原谅,第二次是马虎,请下次注意,但第三次、第四次,就是习惯了。有一个小学生跟我学习数学,每次交来的作业都有一大堆错误,作业本上尽是红叉叉。不用给他讲错在哪里,让他去改错,第二次批改就全对了。这说明他已经学会了,但就是做不对,原因是错“习惯”了。后来经过采取多种措施帮他纠正,总算有了很大改进,期末的成绩也上来了。
  粗心大意,马马虎虎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该得的分丢了,拿不到好分数。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不注意及早改正,将来在工作中出了差错,就会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在一次电视节目中,有人问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我们知道您的工作主要是从事于科学试验,那么在您的工作中,是否出过差错?”丁先生回答说:“很幸运,至今还没有一次,因为我的工作性质不允许出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家们严谨的工作态度。
  认真、仔细不仅仅是做完题目后要认真检查,而是要养成争取一次就做“对”的习惯。考场上常常是根本就没有时间让你检查。而且由于思维惯性的原因,有时即便有错也很难查出来,还有的时候检查错误的时间比重新再做一遍花的时间还要多。常常,我们刚一出考场,就意识到自己某个地方出错了,但当时就是检查不出来。因此,对于会做的题目,要力求一次做对。养成这种习惯非常重要。
  此外,平时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不仅可以提高考试成绩,还可以为你节约许多学习的时间,使你提高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好习惯将会伴随你的一生,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七)、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学习就是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并且不断地进行思考,使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地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悟,就是学有所得,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上课、做作业和复习考试,考完试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学习应该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是对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所处的周边世界以及我们的内心世界,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不断认识的一个过程。无论你承认不承认,或是努力不努力,这个认识过程都是存在的。只是由于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努力的程度不同,认识的深度有所不同罢了。而我们所学习的每一门课程则是前人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这个世界观察、认识的经验的积累,为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提供的一条捷径。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这些经验中的精华,不断验证其中的规律,再加入我们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质疑和抛弃错误的观点,从而形成我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我们在学习时,不仅要接受前人总结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加入我们自己的思考。如果你能把这些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总结出来的知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和轮廓,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些知识就变得简单了,题目就变得容易了。而这个寻找规律的认识过程,就是悟的过程。例如,初三数学中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与高一数学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其实就是一个东西,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事物,一元二次方程是二次函数Y=0时的特例。如果你找到了三者之间的联系,总结出其中的规律,那么这一大类习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悟的过程是贯穿于整个学习的过程之中的。从一开始引入概念时对概念的理解,到推导公式、定理时依据的思想、推导过程以及结论,再通过运用这些概念、公式和定理进行解题,不断对其结论进行验证,加深理解这些概念、公式和定理的本质性涵义,进一步找到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它自身的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能达到质的飞跃。学习也是同样道理。学习概念、公式和定理是对课程的初步认识,课后练习和复习时的大量习题是量的积累。随着学习广度的逐步扩展和认识深度逐步加深,“悟”的程度也就不断得以提高。而量的积累究竟需要达到多少,也就是说,究竟需要做多少习题,才能达到质变,也就是达到“悟”,则因人而异。因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对于同一个事物,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深度不同,“悟”的程度也就有所不同。所以,要达到同样“悟”的深度,认真思考,刻苦钻研的同学做的习题量就可以少一些;而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就是做了许多习题,也达不到悟的深度。
  此外,做习题并不只是验证定理,而是要认识定理的本质与内涵。因此,对于习题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包括错误,尤其要认真对待,找到了产生异常及错误的原因,认识就提高了,“悟”也就加深了。
  总之,“思”是“悟”的过程,“悟”是“思”的结果。没有思就没有悟,思得深,就悟得深。因此学习时,应是一边思,一边悟,积小悟为大悟,积浅悟为深悟。这样才能减少习题量,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6
制定学习计划
长计划,短安排
学习一定要有学习计划,有目的性的学习能有效激发学习动力。建议先制定一个大目标,比如期末我要考到全班第一名。
将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达到一个小目标后再进行下一个小目标,注意这种目标最好设定在自己能达到的范围内,比如下次考试,我要比这次多考10分,或者进步几个名次。不要上来就想着拿第一名,这样很容易受到打击。
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学习时间要合理安排,早中晚都要做细致的划分。
早读是记诵的黄金时间,一般30-50分钟不等。
建议安排二至三项诵记内容,并对时间进行大致分割。
比如今天读语文,遵循“语言学科天天见”的原则,可以在早自习时间中安排10~15分钟读读外语,反之亦然。
单科时间如果较长,还可以再作安排。如读30分中的英语,可以先记单词10分钟,再读10钟的课文,最后再看10钟的笔记。
早自习的最后,还可以安排3~5分钟,对整个早读诵记内容对行尝试性复习回忆,对所诵记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归纳、整理和巩固。
这样每段时间都有明确的任务,早读时就人“紧”起来了,有条不紊,避免了早读的盲目性、随意性、散漫性,效果自然就好了。
抓住空闲时间里的每“1分钟”
抓住零碎时间,比如睡前、洗漱、走路、等车、坐车、课间……等等。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几分钟,涓涓细流汇聚成海,一分钟记一个知识点,时间久了,你的知识范围自然也就广了。
零碎时间一般不会很长,所以建议大家零碎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以下的事情:
英语方面:可以用来背单词、短语,积累一些常考的短语句子以及作文模板。
语文方面:多看基础知识,背诵古诗词。
文科:记忆一些重点知识点,自己写在小本子上,把一些时间轴,重点事件,自己记不住的知识点都写在上面。
理科:理科生的话就是记公式,记方程式或者看一下笔记上记的重点知识。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定要学会活学活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26


当你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勤奋和努力都是在耗费时间,成效低下而又疲惫不堪。
勤奋能决定的只是下限,真正决定人与人上限差距的,是你能否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全神贯注。
而这才是那些优秀的人身上真正拥有的特质。
他们在集中注意力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几乎可以忽略全世界,保持全身心投入、高度集中注意力。
更可怕的是,只要需要,他们往往可以一天十多个小时持续这样,经年累月、从不懈怠。
这才是隐藏在勤奋表象背后的真正特质,一种更本元的能力:专注。
十个小时的勤奋,也比不上一个小时的专注。
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相对于勤奋之类的东西,专注更像是一种天赋,一种自发行为。
同样的家庭环境,同样的父母,两个孩子一起学习,也可能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
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清北学霸们,则几乎从小学起就总是比同龄人注意力更集中,更能够抗拒外在诱惑,保持高效率学习的时间更长。
现代的神经科学研究发现,这种能忽略干扰和抑制冲动的注意力系统,一般在小孩儿 3 岁时开始发展,8 岁时达致成熟。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的专注能力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决定了,而有些人(大约 10%)甚至天生患有注意力缺陷障碍。
他们甚至连一两个小时的专注都做不到。
现代社会里专注是一种极其稀缺的天赋能力。
而稀缺,意味着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更容易脱颖而出。
我在初高中时候,就开始懵懵懂懂地意识到,专注很有可能是一种天生的能力。
有的人就是整天学习看书,也不觉得累,更不觉得痛苦,所以能够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努力。
而我一旦学习超过两个小时,就会感到痛不欲生。
上课时经常走神,自习时喜欢干别的,教室里门被风吹开,我也通常是第一个转过头去看的人。
但在高三的时候,因为强烈地想要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意愿,我终于爆发出了强大斗志。
寒假里,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就着一盏昏暗的白炽灯,从早到晚看书学习。
没有暖气的南方,我双手生满冻疮,冷到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在院子里跑两圈,累了就趴着睡,睡醒了接着学。
那时候我就知道,虽然天生专注力不强,但通过意志力,我仍然可以强迫自己保持注意力集中。
后来我看心理学才知道,原来专注包括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套神经系统,分别对应着「本能驱动」和「动机驱动」。
自下而上,比如你跑步、打游戏的时候,不需要做什么也能集中注意力,也不用多努力,这是本能和天赋的领域。
而自上而下,就像考试前临时抱佛脚,需要克服内心的懈怠、克服外在的诱惑,时刻提醒自己。如果没有极强的动机,是很难做到的。
说实话,大家都到这个年龄了,早过了天赋的积累和开发期,如果还想依靠本能就可以做到专注,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拥有多强烈的动机,你才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注意力。
心理学甚至研究发现,如果人们的动机足够强烈,即使连续三个晚上或更长时间不睡觉,也可以保持敏锐的专注力,但假如他们根本无所谓,那么很快就会开始打磕睡。
我之所以强调专注。
第一是因为如果长期缺乏专注
第3个回答  2021-11-26
我们都太擅长自欺欺人了!从我们开始上学的时候,我们便开始做这样的事。就拿学习这样的事来说,当你学习完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回去问自己学到了什么吗?试一试,如果细心,你会发现,你根本答不上来,因为你不是在“真”学习,而是在假装学习。太多了,这样的例子。想一想看看,你反反复复做的题,错的还是错的,从根本上来说,你并没有彻底掌握它,没有彻底追究每一个模糊的点。这种欺骗,真是高明,高明到别人发现不了,自己竟然也是很少发现。
自欺欺人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形式主义。上大学的时候,班级里举办一些活动,不管是从人员安排,还是从活动的意义,活动的质量来说,都是极其差劲的。要是想要细细追究其中的原因,那更是简单的从每一秒都可以直接看出。首先,所有人对这次活动就没有想过要认真参加,不管是玩玩,还是冲着增进同学友谊的角度,这些东西在这次活动中根本是不存在的。其次,活动的组织者也没有尽心安排,他或许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头衔,或者是一种虚假的内心的成就感而去做的事,这样做,怎么可能做好呢?而那些来参加的同学,那就更是消极对待了。等等方面,都充分暴露出了这次活动不仅失败,而且还毫无意义,可以用浪费来形容。而这个时候,自欺欺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显露出来了。那些组织了活动的人,认为自己做了一些事,同学们来参加,高高兴兴地走了,自己仿佛真的做的很好。而那些同学,更是以自己参加了某某活动为荣,(类似于某某校会之类,或是学校举办,班级举办的活动),认为自己也是来露脸了,参加了某某社交活动,仿佛自己也是个多少有个社会经验的人了。殊不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像是戴了面具的小丑,一曲终了,发现面具“摘”不下来了,哪里是摘不下来,只不过是不愿摘下而已。一摘下,就发现自己比小丑还要搞笑。
时常掉入自欺欺人的陷阱,这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幕。倘若能有人发现这令人失望的怪圈,那么,他的成就就将是不可比拟的。比如说,巴菲特和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
巴菲特的那一句名言很有深意:每天都要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巴菲特做到了,这样一句简单的话,真是用一辈子实践。大部分人在35岁之后就“死”了,巴菲特不是,他每天依旧手不释卷,不断地和自己的旧思想作斗争,一个这么大年纪的人,观点和想法甚至比18岁的年轻人还要吸引人。与之相对的,便是大量的“死”去的人。这些人,不仅傲慢,而且往往充当一些高级角色,每天在媒体,广告间穿梭,上杂志,甚至走上“高薪”的娱乐圈。自欺欺人,太常见了,常见到你如果不认真对待,你就会发现,你和之前的自己没什么两样。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中国古人的话,却也是巴菲特的那句名言的缩写版。倘若不知道自己究竟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其结局是可怕的。
第4个回答  2021-12-05
建议你报一个补习班,请老师给你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要多做,多问,多看,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有志者事竟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