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洞漏水常用的堵漏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以下是孔洞漏水常用的堵漏方法的润色和改写:
1. **直接堵塞法**:
此法适用于水压不高(水头在2米左右)且孔洞较小的渗漏情况。首先,围绕漏点剔除一个深度20-50毫米、直径10-30毫米的圆孔,确保孔壁垂直于基层。剔除后,彻底清洗孔洞,并立即使用水泥与水玻璃(比例1:0.6)混合的胶浆制成圆锥形堵塞物。待胶浆开始凝固时,迅速将其塞入孔洞中并挤压密实。完成后,擦干孔洞周围的水迹,撒上干水泥,检查是否还有渗漏。若无,则在胶浆表面抹上素灰和水泥砂浆各一层,并扫毛砂浆表面。待砂浆有一定强度(夏天1天,冬季2-3天)后,再施作防水层。若仍有渗漏,则需剔除堵塞的胶浆,重新堵塞。
2. **木楔堵漏法**:
此法适用于孔洞不大且水压较高(水头在4米以上)的渗漏。处理基层后,用胶浆固定一根铁管于孔洞内,铁管顶端比基层低20毫米。铁管四周用砂浆压抹,待砂浆强度足够,用沥青浸泡的木楔打入铁管内,并填充干硬性砂浆。24小时后检查是否有渗漏,然后做好防水抹面层。若孔洞较大,可用干硬性混凝土打入孔内。
3. **下管堵漏法**:
适用于孔洞较大、水压较高(水头2-4米)的渗漏。先凿去漏水处四周松散部分,根据漏水程度和混凝土坚硬程度确定孔洞大小和深度。在孔洞底部铺碎石,上盖油毡或铁片,穿入胶管引水。封严胶管四周后,待胶浆强度足够,拔出胶管,按直接堵塞法堵塞孔洞,最后做防水层。
4. **套盒堵漏法**:
适用于水压大、漏水严重、孔洞较大的情况。将漏水处剔凿成圆形孔洞,周围砌挡水墙。预制混凝土套盒,套盒外半径小于孔洞半径30毫米,套盒上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外壁做防水层,反扣于孔洞内。填碎石和胶浆,稳住胶管引水,抹素灰和水泥砂浆,并在砂浆凝固后堵塞孔眼,最后完成防水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