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为何把皇位传给了雍正,而不是被称贤明的老八?

如题所述

其实《康熙王朝》中康熙说过一句话,叫做为你们选了一个“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主子,其实就已经道出了其中的关窍。

康熙本人做皇帝,其实是颇为宽仁的。比如康熙前期两大宰相索额图、明珠,虽然一个意图谋逆,另一个试图助其外甥大阿哥允禔上位并且大肆贪污,应该说都是死罪,要是严格点,在那个年代,都可以诛九族。

但最终的结果,索额图圈禁;明珠先是因结党营私而被褫夺一切职务,但后来复职,只是不再受到重视而已。

另外,比如康熙朝后期的重臣高士齐等,都涉贪却都全身而退。这样的场景非常之多。可能这些例子相对冷门,而另一个有名的人物,曹雪芹的祖先曹寅等,在江宁织造任上,也是没少划拉银子的。

所有这些重臣最终的结果最重也就是夺职,诛杀的几乎没有。如此放纵,最终的结果就是所谓的康熙盛世已经露出衰败的迹象,文恬武嬉,是贪腐盛行。

康熙本人对之是心知肚明的。但在康熙王朝里面,康熙曾经面对心腹重臣方苞哀叹:“朕老了,做不动了。”

康熙当时已经年近60了,虽然有心整治,但是确实做不动。而且当时康熙还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危机,就是如何“终考命”。所谓的“终考命”,现代人可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在那个年代,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除了“生荣”,生前的荣华富贵;另一个就是“死哀”,就是“终考命”,即流名千古,死后留个好名声。

但是当时康熙的儿子争储位,所谓的“九子夺嫡”,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当时康熙满脑子想的就是死得清清白白,不至于死于非命即可。康熙曾经说过,自己最不想做的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是怎么回事呢?可谓是历史上的帝王“先明而后暗”的典型。在管仲辅佐下,齐桓公九合诸侯,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前半生可谓是风光无限;但晚年昏庸,最终病在宫中,五个儿子不仅不能在窗前尽孝,反而是为了储位大打出手,直接把齐桓公饿死在宫中。尸体在床上躺了六十七天无人过问,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搞得满地都是,一片狼藉。

康熙除了全力防备自己成为下一个齐桓公以外,实在是没有精力做别的事情了。

而他内心很清楚,文恬武嬉,利益集团横行,要想矫正时弊,就必须选个“坚刚不可夺其志”的继任者,不怕明枪暗箭,不怕利益集团,甚至不怕丢了帝位。这个任务可不是一般的重,意志不坚定,这事又如何办得到呢?

选来选去,只有雍正堪当此任,他也一直以“孤臣”自诩。

而老八的底子就是这些文臣武将,他的做派是做人,不是做事。如果因为这些文臣武将把老八拱上去,到时胤禩上位,他是筹功呢?还是整顿?

筹功,本来就是贪官,再筹功就只能贪上加贪,整个局面就将不可收拾;整顿?一夕变脸,由爱生恨,弄不好就会造成朝局不稳。

为了大清的万代江山,这个时候能承担这个责任的就只有雍正了。选胤禩只有让局面更加糜烂。不选雍正又能选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9
康熙皇帝之所以把皇位传给了雍正,而不是被称贤明的老八,是因为老八心机更强,不适合当皇帝。
第2个回答  2020-12-09
因为老八对皇位太执着了,而且他的风格比较柔,对官员们太仁慈了。
第3个回答  2020-12-09
我认为这是因为康熙皇帝认为雍正是更有能力管理一个国家的,更有才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