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只是当了半年两广总督,为何杀了五六万“盗贼”?

为何杀了五六万“盗贼”?

因为当时盗贼非常多,李鸿章在到了广州任职后首要的事情就是铲除这些盗匪,为了能够有效的管理,当时他向朝廷要了就地正法的权利,所以很多盗匪在被抓后就直接被砍头了,据记载,李鸿章在任职半年内就杀掉了五六万的盗匪,虽然手段残忍,但是却非常有成效,因为这件事盗匪开始四处逃窜,让广州不再受盗匪的骚扰,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

当时两广地区盗贼非常猖狂,给政府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困扰,所以当时就有官员上奏朝廷,朝廷就派李鸿章来了广州,因为当时很多反对清朝的人物都汇聚在广州,朝廷觉得他们的存在是对朝廷的一种威胁,所以就赶紧让李鸿章来处理这件事情,避免事情继续发酵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不过在收到太平天国的影响,盗匪人数非常的多,导致当时治安非常的差,所以李鸿章就学习了曾国藩的处理方法,在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必须果断且迅速,一旦事情查清立即定刑,而且还要按照最严重的刑法来处理,不过李鸿章比曾国藩强很多,当时曾国藩半年才杀了两百多人,李鸿章半年杀了五六万人。

虽然李鸿章用这种严厉手段镇住了这些盗匪,在他任职期间没有盗匪敢在广州附近猖狂,不过他其实没有把这件事情从根本解决只是暂时镇压,所以在李鸿章离开广州回到京城后,一切就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9

李洪章于1900年1月18日到达广州,并于7月17日离开广州北部。充其量只有半年的时间。每月平均执行死刑近10000次。这是八国集团联合军司令瓦德西的日记:他被告知李洪章在广东处决了多达56万人的“土匪”。

老实说,夸张地说,连续半年每个月有10,000人被处决。但是,即使我们不考虑这一数字,李洪章在半年内在广东省被杀仍然是不争的事实。甲午战争失败后,李洪章几乎承担了全部责任,所有荣誉和物权被剥夺,首都陷入困境。



幸运的是,后来俄国人任命李洪章率领清朝代表团参加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加冕典礼,这为李洪章提供了超过九个月的缓冲时间。在访问了欧美许多国家后,李洪章以良好的声誉回国。他认为皇室可以再次使用他,但他屡次遭到冷落的打击。



此后,慈禧命令李洪章对黄河水利状况进行调查。这不仅是冷便工作,而且是惩罚性的工作。如果没有1898年改革运动后朝鲜局势的动荡,李洪章可能不得不完全离开官场。但是混乱给了他机会。朝代的混乱在哪里?李鸿章得到了什么样的机会?

首先,段王一行要废除光绪,并成立自己的儿子作为新皇帝,以便他们掌权。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慈溪除了在朝廷中发挥权力平衡外,还需要汉代领导人李洪章的支持。其次,为了应对外国的赔偿,支持扩大的官僚机构并促进各种改革,清政府必须恢复当地的财政实力并增加收入,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政治上都有威信。在镇上和商界人士的支持下,李洪章无疑是最佳人选;

第三,在混乱中,皇帝的感觉和布局是留在后面并掩盖了基地。慈禧认为,李洪章实质上是党的一个人,是党的灵魂。这时,李洪章不仅可以被赶走,而且李洪章也可以。一旦皇室出了问题,李洪章可以作为可靠的老师服务国王和帮助首都。第四,广东是革命党的老巢,是与外国势力打交道的前线。当时的广东省和广东省省长谭中林对此无能为力。朝廷迫切需要像李洪章这样的有权势的人坐在这里,以稳定东南。

这种因素加在一起,慈禧终于决定重新发动李洪章,让他担任广东和广西的长官。这时,李洪章已经在冷宫里呆了四五年。为了扭转以前的官僚作风,不失去慈禧的希望,并使法院“免除东南的后顾之忧”,他不得不采取迅雷不及掩耳的措施来应对广东的黑人和顽固疾病。

第2个回答  2023-05-08
李鸿章被任命为两广总督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当时广西和广东的治安问题严重,许多人为了生计而成为了盗匪。同时,财政困难和军队不足也让他无法靠武力解决问题。因此,李鸿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开展改土归流政策,鼓励人民返乡,允许他们以种田、经商等方式谋生,同时还进行了各种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增强了人民的生产力和素质。但是,面对仍然存在的盗匪问题,他也采取了强硬的手段,暴力铲除盗匪。虽然杀了五六万“盗贼”可能是夸张的,但是李鸿章的铲除行动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让广大农民不敢为非作歹,增强了社会稳定和安全感。总的来说,李鸿章对两广的治理并不是一味地以暴制暴,而是采取了多种手段,从硬件建设到软件提升,都在为民众谋福利。而对于无法接受改变和奉行暴力的盗匪,他也没有手软,用铁腕手段维护了地方的治安秩序。
第3个回答  2019-10-27
自清入关以来,广东长期活跃着号称"反清复明"的众多地下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帮会的政治色彩褪去,成了更为纯粹的黑道。
粤海关在一份报告中说:"这个著名的三角洲一向拥有无法无天的坏名声,而且自古以来一直是'海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土匪出没的所在。"
打家劫舍的"盗匪"与帮派会党合流,成为典型的黑社会,组织严密,装备精良,声势浩大。
这些黑帮,通过"拜会"等方式,扩充队伍、收取会费,再通过绑票勒索、强收保护费、开设"黄赌毒"等,形成了庞大的"黑色经济",俨然成了"二政府",令广东实际上处于黑白两道共管的局面。
"黑道"盛行,不稼不穑,成为广东社会的巨大问题,民众不仅要供奉穿制服的政府,还要供奉这些不穿制服的"二政府",这两种"政府"的界限也随着内忧外患频仍而不断模糊。以军警为例,为了应对列强入侵和维持社会稳定,广东不时需要招兵买马扩充军警力量。不少黑道人士因此流入军中,这虽然有效解决了兵员的问题,却令军纪更为败坏。士兵公然穿着军服入室劫掠的报道,也时常见诸于报端。
广东黑道渐渐失控,越来越多的地方士绅,为了自保也不得不加入帮会。黑道势力壮大,不仅敢于与官军正面冲突,而且也不放过境内的洋人,西江上不断发生的劫掠谋杀外籍人士的案件,给了一直谋求势力扩张的英国人以充分的借口。
专设机构
"恭请王命"后"就地正法"
李鸿章的打黑行动,与前任们手法相似,整顿团练、保甲,派兵清乡。而比前任们更进一步的是,他设立了专门的打黑机构--缉捕总局,并在各地开设派出机构,以便就地审判,并分兵五路大规模清乡。
"就地正法",是大清国刑法中具有相当威慑力的一种刑罚。在《大清律例》明文规定的少数"就地正法"情形中,广东是有这个权力的:"粤东内河盗劫,除寻常行劫仅止一二次、伙众不及40人、并无拜会及别项重情,仍照例具题外,如行劫伙众40人以上、或不及40人,而有拜会结盟、拒伤事主、夺犯伤差、假冒职官,或行劫三次以上、或脱逃二三年后,訧获各犯应斩决者,堩加枭示,恭请王命先行正法。"
"恭请王命",就是所谓的"王命旗牌",一种代表着中央特别授权的令牌,督抚们向"王命旗牌"行礼,就算是得到了中央的同意,可以就地杀人。如今,李鸿章到任,为了震慑黑道,他再度祭起了"就地正法"的旧招,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拿到了杀人权的李鸿章,究竟为这一次重拳打黑出动了多少兵力,难以统计。但仅在新会、顺德及香山交界一带,负责清乡的连州代理知州李家焯,手下的兵力就有1200名,并有12艘巡船配合,而此时(1900年底),早已过了李鸿章打黑的高潮,其打黑高潮时的兵力之大,亦可见一斑。
而在这次打黑中,李鸿章究竟"就地正法"了多少人,更是缺乏确切的数字。澳门《知新报》曾报道:"半年以来各属拿获正法不下数百余名",但报道出笼时(1900年3月1日),李鸿章的打黑才刚刚开始,"就地正法"的权力还没到手,显然,"数百余名"这个数字是偏小的。
至于瓦德西的日记里说的五六万人,似乎又大得比较离谱。具体的数字,在缺乏"数目字管理"的大清国,永远是一个解不开的谜了。
可以肯定的,一是李鸿章的确大开杀戒,即使没有起到震慑黑道、树立法制权威的目的,也绝对达到了树立李鸿章本人权威的目的。
在庚子年由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激起的动荡局势中,广东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为之后全国的复苏打下了基础。二是即使李鸿章大开杀戒,其效果依然有限,广东的黑道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李鸿章的后任们依然必须面对这个棘手问题。
甚至到了民国,曾经将黑道作为依靠力量乃至主要依靠力量的新政权,也不得不在当权后调转枪口,大力镇压黑道,"就地正法",搞得广东到处血雨腥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0-27
他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而杀了那些普通的百姓。拿来充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