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平常不可以外出,但有某些传统节日,女子有的以女装外出有的扮男装外出,她们会进行上街看花灯,清明节踏青放风筝等活动。《出其东门》中的“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讲的就是郑国人喜欢春游,出了城东门后,放眼望去之下全部都是春游的女孩子,是郑国小伙偶遇爱情的好机遇。很多男生和女生在春游时情投意合,定下终身。
谈恋爱的浪漫元素,慢慢转变成这些阶段春游的一个特性。为了更加方便大伙儿找女朋友,那时候甚至还设置了大型春游相亲约会节日——“上巳节”。上巳节,因选择夏历3月的首个“巳日”而出名,有着中国古代“中国情人节”之称。
魏晋阶段,三月初三被明确地固定为上巳节。不过魏晋人不像先秦人民那样,痴迷于边春游边恋爱的浪漫,而是追求“玄游”。文人们把出游视为陶冶情操的一种方法。他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返乎自然,在山河间品茶,饮酒,作诗。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也就是上巳节这天,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共游会稽山,写下了著名游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到了唐代,春游才成了一项全民活动。《唐诗纪事》记载,每一年春天里,皇上一定会带着后妃、朝臣游梨园,到渭水边游玩祭拜。把出游形成制度,正是综合国力丰厚的主要表现。另一方面,老百姓都积极响应,迅速形成了全民性“春游热”。
在那时候的京城长安,有一种专供女性的春游方法:女士们联手出游踏青,路遇好花,就在花前“铺席藉草,围坐一圈”,说说笑笑,还解下身上的红裙子递相垂挂。这些赏花方法,在日本至今依然时髦。
此句出自《国风·郑风·出其东门》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成书年代为先秦时期。先秦时期中国思想处于百家争鸣,虽说“三从四德”从《周礼》就开始产生,但还没有严苛到对女性的严格限制。我们从先秦时期一系列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例如最为出名的《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可以看出伊人也没有在家里。
汉朝,班固的妹妹班昭写了一本《女戒》,提倡女人要讲究“三从四德”。
但我们知道唐朝又是一个女性地位空前的朝代,最起码在安史之乱之前妇女地位是不输于男性许多的。但安史之乱之后女性再次开始带起帷帽和羃离。
东晋《抱朴子》《晋纪总论》有
而今俗妇女, 休其蚕织之业, 废其玄紞之务, 不绩其麻, 市也婆娑. 舍中馈之事, 修周施之好. 更相从诣之适亲戚, 承星举火, 不已於行, 多将侍从, 玮晔盈路, 婢使吏卒, 错杂如市, 寻道亵谑, 可憎可恶。或宿於他门, 或冒夜而反, 游戏佛寺, 观视渔畋, 登高临水, 出境庆吊, 开车褰帏, 周章城邑. 杯觞路酌, 弦歌行奏, 转相高尚, 习非成俗. 生致因缘, 无所不肯. 诲淫之源, 不急之甚, 刑於寡妻, 家邦乃正. 愿诸君子, 少可禁绝. 妇无外事, 所以防微矣。
大概意思就是说现在的妇女已经不愿执守蚕织玄沈、 中馈酒食一类的妇业, 更不愿终其一身幽居深闺。她们常常结伴而行,举火而游,佛市是她们游戏周流之所,山峦和泽畔是她们怀春羡鱼之处。她们不仅敢在各种公开的场合抛头露面,而且大胆地与男士交际,其亲密 甚至到了 “促膝之狭坐, 交杯觞于咫尺”的程度。
可以看出此时妇女又可以再次随意出游,这和魏晋时期玄学盛行,游牧民族风气传入也有一定关系。
但是到了南北朝末年我们可以看到《颜氏家训》中明确记载
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乎?
南间贫素,皆事外饰,车乘衣服,必贵整齐;家人妻子,不免饥寒。河北人事,多由内政,绮罗金翠,不可废阙,羸马悴奴,仅充而已;倡合之礼,或尔汝之。
江东的妇女,平时很少有对外的交游,她们的娘家与婆家,有的十几年都不曾见面,只是遣人问候,互赠礼品来表达各自的情意。
邺城的风俗,则是妇女当家。她们与外人争辩是非,应酬交际,外出时乘坐的车马挤满街道,丝绸衣裙充盈官府,有的替儿子求官,有的为丈夫叫屈,这恐怕是鲜卑的遗风吧!
南方即便贫寒人家,都很注意修饰外表,车马衣服,以整齐为贵,而家中的妻子儿女,却难免挨饿受冻。
黄河以北一带,人事交际多由妻子出面,因而不能没有丝绸衣裙、金银翡翠以充门面,那瘦弱的马匹和憔悴的奴仆,不过是凑数而已。至于夫唱妇随的礼节恐怕已被互相轻贱的称呼所代替了。
可以看出妇女的生活方式又同地域风俗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而真正严格意义上对妇女的限制还是始于北宋,北宋五子对道学的宣传和发展,儒家思想的革新与复辟完全取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老思想。
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鲜有女性的出现。
北宋后期开始出现为世人所诟病的“裹小脚”风俗,“裹小脚”相传是始于南唐后主的宫廷,北宋后期由宫廷推于民间,兴于南宋,之后一直到清朝汉族妇女皆有此行为。
从裹小脚开始妇女就可以说鲜少出门,“三寸金莲”也很难走远。
应该说就此妇女真正被困于方寸天地。
可见郑国男子所在时期,古代女子是可以出门郊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