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为何不受刘备重用?

如题所述

马超在演义里忠肝义胆。而在史实上,马超当初决定造反,明知此事结果将害死身在许都的父亲及兄弟,他却对韩遂(韩约)说出:“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从此,他的人生就已经贴上了“不忠不孝”标签。

而在《三国志》中马超攻取翼城背信弃义后,被他俘获的姜叙老母亲死前所言早已将真相一语道破:“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一句话揭穿了马超的真面目,为了雄心不顾父亲与全家性命,为了权力背信弃义残害忠良,他的行为在当时可谓不忠不孝。

马超的性格桀骜不驯,所以马超在走投无路投奔刘备后,虽有着封侯晋爵的短暂荣耀,但他起兵叛乱导致家族覆灭的往事并没有因此被人忘却,接踵而来的便是防备和压制,他也就这样在寂寞悲凉中走过了余生。

扩展资料: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

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有一女嫁于安平王刘理。有剑术“出手法”流传后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马超作为蜀国五虎将之一,无论是在《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中都着墨颇多,不过在书中我们都能看到刘备对此人虽然有褒奖,但是却也没有更重要的委任,马超到了刘备麾下就是负责西凉军务,令人疑惑。

这也是一件没办法的的事,可能和他本人的性格、经历以及背景都有一定关系,最终导致他在蜀国郁郁而终。

1. 不忠不孝

这一点的确是马超个人的问题,也做得的确过分了。当时马超与韩遂谋划兵变推翻曹操,但是他明明知道自己的父亲还在许都曹操手下为官,但是他还执意如此,丝毫不顾父兄安危,的确不该。后来贾诩用离间计使得马超与韩遂反目成仇,马超于是投靠张鲁。至于其在魏国的家人也都被株连了。但是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他投靠了刘备,如此反复无常、背信弃义,试问谁又敢重用这样的人呢?


2. 身世背景

马超本身是羌族人,刘备当时愿意收留马超的原因,很可能是一方面看重他的军事才能,也希望利用他的身份能够稳住西部的羌族势力,毕竟刘备当时想要统一全国,后方的稳定至关重要,如果用马超一人可以换来边境和平,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当然马超也做到了,但他终生也只是有一个很大官衔,并没有什么实权。

3. 性格原因

他作为少数民族汉子,为人十分好爽。当然刘备成名之前“大哥大哥”地叫着当然没什么关系,但是刘备已经成为主公,还这么没有尊卑,在古代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怎么可能受到刘备喜欢呢?

这也导致马超最终郁郁而终,但是也是一件没有办法的的事。犯下的错最终还是需要自己来承担。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刘备平定了西川后给马超封了官——平西将军,是刘备阵营里职位最高的武官了。但是马超这个人的名气实在太大了,这在当时的刘备阵营里是谁都比不了的。关羽就有点儿嫉妒马超,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才怎么样(关羽当时并没有提说到西川和马超比武)。诸葛亮回信说:马超这个人文武双全,雄烈勇猛,就想汉朝开国时候的英布和彭越一样,可以跟张飞并驾齐驱,但是比不了你的超然绝伦啊。我们都知道关羽的脾气喜欢出格恭维,他拿出信来满世界的宣扬,借此来压服马超。马超这个人自己也有问题,大大咧咧,当时刘备的身份只是个汉朝的左将军,马超呢见了刘备也不怎么尊敬。总是直接喊刘备的名字,比如:嗨,玄德。这让刘备很不舒服,张飞也看不过去,总想找个机会教训他一下。后来孙权派吕蒙讨伐荆州,刘备带张飞,马超沿水路到了公安和关羽汇合。

在一次开军事会议上,关张故意早早的来到刘备身边,马超不知道,还是大大咧咧进来就喊:嗨,玄德。关羽当时就火了,和张飞拔出剑来命令马超给刘备下跪。马超当时吓坏了,整个后背都是汗,扑通一声就跪下了,从此再也不敢对刘备不敬了。这件事情对马超的触动是很大的,从那以后马超就变的谨慎小心了,夹着尾巴做人。我们都知道一个武将要是没有了性格那么他的才华也就被泯灭了,在后来讨伐汉中的过程中,马超的表现让刘备相当不满意。完全不见了当初席卷关西的威风,磕磕绊绊的跟一个曹洪打了个互有胜负,甚至被一个老黄忠给抢了风头,马超的威望也一天一天的下降。汉中平定后,刘备甚至宁可用魏延来镇守,也不用马超,在内心深处,刘备对马超是有着深深的防备的。

回到成都后,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个叫彭漾的人由于不受刘备重用,一肚子牢骚,到处乱讲话。他跟马超的私交还不错,一次喝醉了,在马超的寓所里说了几句对刘备不尊敬的话。我们知道马超被刺激以后是非常敏感的,当时他的处境是“羁旅归国,常怀危惧”——《三国志。蜀书。马超传》,立刻向刘备报告,最后刘备把彭漾给杀了。这样一件事情其实传出去是相当不光彩的,人家信任你,把你当朋友,和你说几句心里话,你一转身把人家卖了。从那以后,人人见了马超都躲的远远的,谁都不敢招惹他。

马超呢,从此更加的委琐小心,在孤独和压抑中度过了后半生,章武二年,年仅四十七岁就早早的离开了人世。综观马超的一生,让人不能不为这个才华出众而又际遇窘迫的将军扼腕叹息。这个十七岁从军,二十岁就大破郭援威镇河东的一代名将如此凄惶的走完了自己的后半生。其中有刘备山头主义的原因,更多的是他自己做人的失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18

刘备在知人善任方面是最有名的,但是唯独在马超身上没有得以充分的体现。回看马超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将才,能力才气也都是样样兼备的,没有什么可以让你挑出来的毛病,但是在当时为什么没有受到刘备的重用呢?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建安十六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

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有一女嫁于安平王刘理。有剑术“出手法”流传后世。

原因之一:“马超有命门”。整个汉代是以孝治天下,孝道在当时看的很重要,当时的做官制度,举孝廉,也就是统治者认为,只有孝顺的人那才是忠诚的。否则就是不忠不孝,那是大恶之人。如当时的吕布,为什么被唾弃,最后谁都要杀他,就是因为他不孝,杀了自己两个“爹”,被称为三姓家奴,人人唾弃,人人得而诛之,在白门楼,刘备劝说曹操杀吕布,也就是这个原因。

而马超呢,就犯了这个天大的命门,就是不孝。当时曹操把他爹和一家老小200多口押在许都,也是为了防止马超轻举妄动。而马超丝毫不顾及父亲和家小性命,依然反叛举兵,最后使得一家老小200多人全部被杀,犯了不孝的大罪。

孝道也约束不了他。因为,在当时能够约束人心的只有“孝道”“忠义”,而孝道是基础,因此,谁重用马超,就会想到,这种人连父亲、家人的性命都可以不顾。那么他基本上算六亲不认,怎么可能会真心屈从于任何一个人。

因此,如果给他授权,一旦立大功,尾大不掉,随时就可能反叛,随时就可能自己称王称帝。因此,这种不讲孝道,不讲忠义的人是无法约束的,无法约束的部将,是谁都不敢用的。而当时马超在羌人中的地位,刘备必须要用他来威慑他们,而且马超那毕竟是当世名将,虽不能重用,但是名位还是要给的。

马超祖上曾和羌人联姻,所以马超有一半羌人血统,为羌人所敬仰。勇猛无敌,胆识过人。历史上的马超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塑造的那个马超颇有差别,罗在书上说马超之父马腾为曹操设计所杀,马超因此起兵造反,为父报仇,攻打长安。

实际上,历史上马腾及其全家之死在很大程度上要怪责于马超!曹操当年招马腾一家入京城,结果马超不愿前往,和韩遂等人驻守潼关!曹操多次招马超入朝,马超皆不同意!后曹操讨伐张鲁,马超和韩遂,程银等人起兵造反,此时马超完全没考虑到他父亲一家人全在京师,次举必定祸及其家人!结果曹操大败马超回邺之后就把马腾一家全部斩首,只有其弟马岱逃回来!

马超武艺超群,在战场上有过英勇战绩,史书有明确记载,连高傲跋扈的关羽都欲与之决一高下,可见马超之勇不在赵云,张飞之下。可惜马超归降刘备后随刘备在战场上参加过的战役很少,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马超已经身患重病,不久便卒!

死前马超曾写信给刘备说自己一家被曹操杀的差不多了,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只有一个弟弟马岱,希望陛下能好好待他!死时年仅47岁,如果马超能活到赵云的岁数,一定可以在后来的北伐中为诸葛亮建立奇攻,斩将杀敌。也许也就不会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话了。确实有点让人遗憾!

第4个回答  2010-10-06
没被重用是自然的,因为蜀国的政治斗争重重,有很多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重用而被施以政治压力,有的甚至受到排挤而死。
魏延、马谡、赵云都是受到政治排挤的。魏延和杨仪不和,而且魏延和诸葛亮总是争风头,其实刘备还是比较看好魏延的,对诸葛亮说魏延怎么怎么的都是小说改变,历史上并无此事。魏延是蜀国当中除了黄忠之外唯一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大将,魏延最失败的就是他高傲自大,看不起其他人,这恐怕是受到政治排挤的主要原因了。
马谡也是,马谡其实军事才能远在诸葛亮之上,马谡跟随马良也带过兵,而诸葛亮呢,刘备拿下益州之前,诸葛亮没带过一次兵,说诸葛亮纸上谈兵绝对不过分,而征南川孟获,就是马谡出谋划策,实行了各个计划,诸葛亮不过是抢了马谡的功劳,带兵去打,以兵力的绝对优势征了南川,而且朝政上马谡经常和诸葛亮背道而驰,久而久之诸葛亮就除掉眼中钉,其实诸葛亮才是嫉贤妒能之辈。
赵云也是,刘备打下益州之后,刘备把诸葛亮和赵云从荆州叫到成都,准备大行封赏,大家都很高兴,不料赵云说现在是非常时期,应该发展经济恢复民生,不应该大肆封赏。刘备就从了赵云,这就惹的满朝文武都对赵云不满,处处受排挤。

马超也是,不受重用是法正曾经告诉刘备,马超是被逼无奈跟随刘备,刘备不可以派马超去长期打仗,不然反骨之心就会大发,派他做个地方太守让他安安稳稳的热炕头是上策,更何况马超是一介武夫,不懂政治,朝中自然有地无位了,他要是惹了谁,在政治斗争上就会让马超吃亏。最重要的是,马超投刘备的时候,谁也没带,就他和他的弟弟马岱等人,身边无谋士,也没政治型人才,没人给马超出谋划策,自然就被法正算计上了。

马超的确是病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