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的补课班,招不到学生,怎么办啊

如题所述

哎唷,这个问题。。我两年前刚开始干培训的时候,也是补课班的形式。当时也招不到学生,总共6个来上课的学生,有5个是亲戚朋友邻居家的孩子,还有一个学生看着别人的我都没收费,所以我也不好意思收他的钱。所以就这样连着赔了半年,每个月房租、水电、物业费什么的都是出去的钱,看不到进来的钱,这个就头疼了。
但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估计你跟我当时的情况一样一样的,补课班来上课的是学生,但是真正决定掏钱的是学生的家长。去学校门口发传单什么的,确实便宜,但是也是最没有用的宣传方式,传单便宜啊,5000张才150块钱,花钱雇几个发传单的人,一个人一天也只有100块,但是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给你推荐一下我当时用过的方法,传单继续发,一定要挨家挨户的去扫楼,这样有机会让学生的家长看到你的宣传单,在学校门口发传单的话,传单到了学生手里根本就传不到家长的手里。所以传单去扫楼很有必要,在校区门口设点儿宣传也有机会招到学生,以后再别去学校门口发了,学校门口发传单的机构或者各种班的单子太多了,你的单子会很快就被埋没掉的。
第二种方法,在淘宝上找那种杯子,好像叫果汁杯,可以在杯子上印字儿的,去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号码,把公众号的二维码和你补习班的名字,联系电话印上去,去大家上让大家扫码关注你的公众号,然后赠送杯子,但是一定要注意杯子要发给年龄看上去跟你学生家长岁数差不多的人,老头老太太喜欢占这种小便宜,不过也没事儿,杯子也便宜,一个杯子才几毛钱,不过老人决定不了孩子的教育,尽量少发。之后,你就需要维护你的公众号,发一些学习方法,发一些复习方法,发一些每天要记住的单词和句型,帮着学生总结,学生家长看多了,也会有意向联系你们,不过这个是个慢活,见效比较慢。
第三种方法,也许就是你我刚开始的误区,学生听家长的,那家长听谁的?家长百分之百听老师的,除非家长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现在你面相的学生群体的家长基本都是75后-85前的,受过教育,但是教育水平不一定高,所以搞定老师才是关键,让学校老师帮你推荐。举个例子,家长会,老师先给家长开会,然后你上讲台上巴拉巴拉宣传你的补课班,家长都会明白你跟老师有关系,贴着脸都会相信老师介绍的补课班的,谁都不愿意得罪老师,回头招一个学生,再给老师包个红包,老师也很开心。这种方法是最快的,马上期末考试快到了,期末考试之后有家长会,赶快联系学校去吧,先搞定年级组长,学科带头人,其他的都好搞定。
总之,刚开始最难,从0-1,要比从1到100难很多,你要是抹不开脸面去跑关系,你的机构永远都起不来,还有,这种补习班应该都是不合法的,至少是不符合规定的,现在工商执照和办学手续已经不批准了,多多少少在当地教育局的民间力量办学处还是要有人的,不然你的班说封就被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6
建议找专业的培训机构系统地去学习招生背后的原理,网上找到一些方法大多数只能用一次,还有可能是别人早就用烂了的,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想招生不能只靠方法,本质上是要提升自己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行
第2个回答  2017-06-30
  可能是因为宣传不到位,宣传的时候要突出什么师资力量……多么强大的教学团体……多少经验……怎么培训……会给他们怎么样的提高……你应该印些传单发发或者找老师,让老师宣传一下,里面怎么弄要看自己了……
  总而言之,自己在赚钱的同时,首先要真能为民办事,真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这就是家长关心的!花钱不怕,怕的就是花了白花的钱……

免费领入学礼包有礼

现在入学礼包等你来领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就业保障热门专业入学指南在线课堂领取礼包
第3个回答  2018-12-11
首先要让周围的人群知道这个培训学校的存在。培训学校的招牌应该是明显的,让别人一眼就可以看到,看到这个地方是真是存在的,不是虚构的。这样有需求的朋友就会看过来,可能会进去咨询,教育界的朋友们知道,进门的客人一般是有需求的,至少是多一个机会,其次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让周围的人,甚至让路过的朋友、或者让远处的学校知道也是不错的。宣传力度有许多哦,可以发传单、贴广告、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免费开讲座的形式来争取咨询的数量。除了一下传统的就是要支持线上报名,做个微信小程序,利用微信小程序搭建一个课程商城像课程吧小程序,把所有的课程上架到课程吧,不管是常规课程还是优惠课程,都可以上架,然后里面的拼团,砍价,1元购、答题赢课、拆红包、课程优惠券、分销员、优惠课程等营销工具,都是可以用的,现在大部分都有家长群,到时候直接推送到微信里,家长看到的课程有兴趣,自然就会打开小程序,这样有更多的课程能够吸引学生家长,还有微信公众号,后台有个自定义菜单,可以添加小程序,这就相当于,只要关注了你们公众号,都可以看到你们的课程,这样在推送软文的时候就能进行招生,挺方便的,可以试一下
第4个回答  2017-06-29
调查需求和原因,具体分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