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

如题所述

思想政治工作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并要求切实解决好“两个重大课题”。这是对全党的要求,也为新时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认清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同时,机关职工的思想观念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新时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1、机关职工的思想行为受到一些不良风潮的影响。有的片面追求所谓的自由思想,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随之滋生蔓延;有的眼睛盯着上面,身子沉在机关,脱离实践、脱离群众,缺少实干的本领;有的精神懒惰、思想平庸,用“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缺少创新能力;有的不敢担当,认为照抄照搬不会犯错误,讲空话套话不得罪领导,只做太平官;有的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养成讲排场、比阔气的恶劣习气,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2、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和普及,对包括机关干部职工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兴媒体在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手段、新载体和新平台的同时,也给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和严重冲击。
3、干部职工利益诉求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因工作性质、经历、年龄和学历等方面的差异,机关干部职工自身的需求和对工作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的追求政治进步,有的追求踏实干事,有的追求福利待遇,有的追求舒适安逸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4、“重经轻政”的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边缘化倾向日趋明显,方式方法创新不足。一些机关职工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认为搞市场经济,主要靠经济规律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各方面的关系,抓思想政治工作不如抓经济工作实惠。一些政工干部创新意识不强,传统的开开会、念念文件、读读报纸,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一些政工干部对职工反映的实际问题和思想动态不能回答和解决,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要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是关键。只有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实帮人,才能最大
程度的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将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
1、以诚待人。在新的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有对祖国对党的忠诚,更要有团结人、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真诚。要从善如流,善于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绝不能以势压人,盛气凌人,欺上瞒下。要尊重他人的权利,真诚对待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
2、以理服人。既要敢讲“大道理”,又要多讲“小道理”,融“小道理”于“大道理”中。既要用“大典型”教育群众,更要用身边的“草根”感染群众。要善于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影响群众,提高群众。要从改进方式、方法入手,用说理的方式解决思想观念的问题,用说理的方式告诉群众是与非、美与丑、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
3、以实帮人。善于从群众最关心、与群众联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替群众打算,为群众着想,多办好事,多办实事。要注意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要务“虚”,更要务实,努力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了解掌握群众的工作、生活、家庭、学习的疾苦,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
三、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坚持开拓创新的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在开拓中前进,为行业的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1、内容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新发展。在新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必须创新教育方法。坚持先进性,力求实用性,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吸取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注重发挥大众传媒和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善于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手段。坚持继承与创新,先进性和广泛性、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理论灌输与实践活动,一般号召与典型宣传、正面宣传与反面教育、精神塑造与文化熏陶等相结合,精心设计新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说教式向引导式、由一般化向个性化转变。
2、机制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机制创新是平台,是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和不同阶段工作重点的不同,找出相应的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感染力。要因时制宜,善于捕捉最佳契机。如职工工作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心情烦闷,与别人发生矛盾、影响团结等。这些情况发生之时,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时刻,必须把握有利时机,在事发之时或事发之前就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要因人制宜,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方法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观点,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在尊重群众的前提下,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代表群众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群众的认同和信任,才能做好说服教育工作。以心换心。要多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群众乐于接受。鼓舞人心。思想政治工作是鼓舞人的工作,要用心感人,才能达到鼓舞的效果。要坚持树立典型,让群众向着心中的榜样学习,让群众心里佩服,这就是旗帜,就是力量,能够引领职工群众奋发向上,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四、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坚持实效性的工作目标
1、紧紧抓住历次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依托什么”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空谈,必须依托实实在在的载体和平台来实现和完成。近年来,各级机关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教育实践活动,狠抓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狠抓党性教育,取得了实效。当前,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有力的载体,必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大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力争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使机关职工的作风有一个大的改观,使机关的凝聚力、战斗力有一个大的提升,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2、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解决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为了什么”的问题。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最终目的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队伍。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坚定政策取向、端正行为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保障力量。近来,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致力推进“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实施和五大功能区建设的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发挥运转中枢和政务服务职责,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3、始终坚持制度建设,切实解决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着力什么”的问题。制度建设能确保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连贯性、可预见性、自觉约束性等功效。近年来,各级机关始终坚持行政领导“一岗双责”制,逐步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牢固树立书记“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形成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制。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带头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以硬碰硬的有效举措促进党风政风好转。及时了解掌握职工工作、学习、生活、思想动态以及存在的困难等。通过建立联系点、热线电话等方式,创新联系服务群众的方法。
4、始终注重探索创新,切实解决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什么”的问题。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形势,妥善处理“变”与“不变”,努力实现其科学化。针对思想政治工作易偏“软”和“虚”等问题,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机关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和各总支(支部)班子年度考核管理目标,出台“机关党建考核办法”,并作为评价和使用机关干部的重要依据。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创建机关“学习苑地”,鼓励跨界学习,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创新学习机制和学习平台。充分运用现代舆论媒体的优势,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加强对职工思想认识的正面引导。工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专兼职政工人员为骨干,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步调一致的“大政工”格局。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关心政工人员的工作、生活、培养和使用,尽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5、始终坚持反腐倡廉建设,切实解决好机关思想政治
工作“保障什么”的问题。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政从政若干准则》的“8条禁止、52款不准”,汇编《党员干部修养40谈》《画说廉政准则》等,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正确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事业观,不断增强廉洁从政意识,自觉遵守廉政准则,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通过培训和实地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措施,筑牢思想防线,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知所循、知所守、知所惧,始终守住做人、做事、用权、交友的底线。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对权力心存敬畏、正确行使,确保权力不被滥用、不变质、不变色。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政治任务,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行业发展的新形势,不断研究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观念、新方式、新方法,推动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