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一览表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称呼多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年龄层次的细致划分。以下是详细列表:
1. 婴儿:指刚出生的孩子。
2. 襁褓:通常指一岁以下的婴儿。
3. 孩提:两至三岁的儿童。
4.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5.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6. 总角:指幼年时期,通常涵盖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7. 垂髻之年:特指儿童时期。
8. 黄口:十岁以下的儿童。
9. 幼学:十岁的孩子。
10.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1.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12. 舞勺之年:十三岁至十五岁的少年。
13. 舞佾之年:十五岁至二十岁的青年。
14. 志学:十五岁。
15. 及笄:女子十五岁,标志着成年。
16.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17. 弱冠:男子二十岁,成年。
18.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19.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20. 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摽梅之年:适婚年龄。
21. 而立:男子三十岁,标志着立业。
22. 不惑:男子四十岁,意味着不再迷惑。
23. 天命:男子五十岁,指命中注定的人生阶段。
24. 知非之年:五十岁,意识到过去的错误。
25.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意味着听力减退,人生进入一个新的循环。
26. 古稀:七十岁,稀有的长寿。
27. 杖朝之年:八十岁,可以拄着朝笏上朝。
28. 鲐背之年:八十至九十岁,形容老人背部弯曲如鲐鱼。
29. 耄耋:八九十岁,指长寿的老人。
30. 期颐:百岁之人,极为罕见的长寿。
年龄称谓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的生命周期的一种细腻的文化表达。这些称谓多来源于书籍,并被传承至今。它们不直接用数字表达年龄,而是通过与年龄相关的称谓来代指,富含文化内涵。例如,“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形容其头发垂至耳际;“总角”则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形容其头发梳成两个角状。而“耳顺”或“花甲之年”均指六十岁,源自干支纪年法,意指人生经历的丰富和智慧的积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