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安装之后为什么要做程控检测?

如题所述

一般要求植入后1、3、6个月各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半年随访1次,依起搏器类型及病情变化而定,预计快接近起搏器使用期限时,须缩短随访时间。
病人需要了解起搏器植入前后是否有变化,如原有的头晕、黑矇、晕厥等等症状是否消失,有无新的症状出现;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术后询问及体格检查
。常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脉搏、呼吸频率、体温等,其他检查:起搏器囊袋和切口愈合情况,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及温度的变化,皮肤张力的变化,有无压痛,有无波动感以排除局部囊袋血肿或感染等,胸前壁有无静脉曲张以及痛侧上肢有无肿胀。
辅助检查方法: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可观察心脏起搏及感知是否良好,大致可判断起搏器的工作状况。24h动态心电图可观察起搏器功能状况、间歇性或一过性症状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否与起搏有关、了解对起搏器的依赖程度、活动后自身或起搏频率变化趋势、分析某些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等。另外随访时应定期行胸部x检查,与前一次甚至植入时的胸片作对照,观察导线的位置有无移位、完整性,起搏器的位置。超声心动图常用于评估起搏治疗前后心脏大小、心脏结构的改变、心功能的状况、瓣膜反流情况及不同起搏方式与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起搏器的程控是指用无创的方法(程控仪)将预设参数通过程控仪传输到起搏器内,改变起搏器的参数设置,达到调整起搏方式、起搏参数设置的目的。常用的程控参数包括起搏方式、频率、输出幅度、感知度、不应期、AV间期、模式转换等。
(1)起搏方式的程控:起搏器起搏方式是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加以选择并通过程控来改变,常规起搏方式分为单腔起搏方式和双腔起搏方式。
(2)起搏频率的程控:起搏频率是指起搏器每分钟发放电脉冲的次数,除基础起搏频率外,还有滞后频率、上限频率、下限频率等。
(3)输出幅度的程控: 起搏器的输出幅度是指脉冲的电压或电流强度,起搏器输出的能量等于电压、电流和脉宽的乘积。通常输出电压和脉宽是可以程控改变的。临床上以程控电压为主,必要时程控脉宽。
(4)感知灵敏度的程控:感知功能指按需起搏器能感知一定幅度的R波或P波的功能。感知灵敏度是指起搏器感知到最低幅度的R波或P波后抑制自身脉冲发放的能力,通常以毫伏(mV)计。
(5)不应期的程控:不应期是指起搏器发放电脉冲后或感知自身心律后的一段时间内关闭感知放大器,不再感知任何信号,也不发放脉冲的时间间隔。
另外还包括房室(A-V)间期、导线极性、模式转换功能的程控等。
总之,程控的重要价值在于起搏参数个体化,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预防或处理起搏器故障及并发症,避免手术探察,从而提高起搏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达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