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笑的价值?

如题所述

原一平是日本的一位保险推销员,才1.53米的个子,毫无气质与优势可言。在成为推销员的最初7个月里,他一笔业务都没做成,当然也就拿不到分文的薪水。为了省钱,他上班不坐电车,中午不吃饭,晚上睡在公园的长凳上。但他依旧精神抖擞,每天清晨五点从“家”徒步上班。一路上,他不断微笑着和擦肩而过的行人打招呼。

有一位绅士经常看到他这副快乐的样子,很受感染,便邀请他共进早餐。尽管他饿得要死,但还是委婉地拒绝了。当得知他是保险公司的推销员时,绅士便说:“既然你不赏脸和我吃顿饭,我就投你的保好啦!”他终于签下了生命中的第一张保单。更令他惊喜的是,那位绅士是一家大酒店的老板,帮他介绍了不少业务。从此,原一平的命运彻底改变了。由于原一平的微笑总能感染顾客,他成了日本历史上最为出色的保险推销员;而他的微笑,亦被评为“价值百万美元的微笑”。原一平的笑容是如此的神奇,在给顾客带来欢乐与温暖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和一世的英名。

其实,何止是原一平,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往往都具有神奇的力量。《小王子》的作者安东尼·圣艾修伯里不仅是一名杰出的作家,还是位优秀的飞行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参加了西班牙内战,打击法西斯分子,后来陷入魔掌。在监狱里,看守监狱的警卫一脸凶相,态度极为恶劣。安东尼·圣艾修伯里认为自己第二天绝对会被拖出去枪毙,于是他陷入极度的惶恐与不安中。他翻遍口袋找到一支香烟,却找不到火柴。他鼓起勇气向警卫借火,警卫冷漠地将火递给了他。接下来,安东尼·圣艾修伯里用细腻的文笔记下了那刻骨铭心的一刻:“当他帮我点火时,他的眼光无意中与我的相接触,这时我突然冲他微笑。我不知道自己为何有这般反应,在这一刹那,这抹微笑如同鲜花般打破了我们心灵之间的隔阂。受到我的感染,他的嘴角不自觉地也现出了笑意,虽然我知道他原无此意。他点完火后并没有立刻离开,两眼盯着我瞧,脸上仍带着微笑。我也以笑容回应,仿佛他是个朋友。他看着我的眼神也少了当初的那股凶气……”尔后,两人聊了起来,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担忧使安东尼·圣艾修伯里的声音渐渐哽咽。后来,看守一言不发地打开狱门,悄悄带着安东尼·圣艾修伯里从后面的小路上逃离了监狱……

安东尼·圣艾修伯里的那个微笑如同直通人心的世界语,深深地打动了另一颗冷漠的心灵。当看守打开狱门送安东尼·圣艾修伯里远去时,他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欣慰。微笑,就这样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冷漠的面孔、阴郁的眼神、恶意的中伤、阴险的陷阱……但无论我们周围的世界怎样的令人痛苦不堪,无论我们心灵的天空如何阴霾密布,我们都应当笑对人生。平凡的生活中,一抹微笑就是一道阳光,它不仅能够照亮你心中阴暗的一面,还能温暖周围潮湿的心灵!当我们在一个个长夜里反思白天的得失时,或许我们最应当问自己的一句话就是:“今天你笑了没有?”

其实,生活真的像一面镜子,当你对它展颜欢笑时,它所回报给你的,一定也是醉人的笑容。

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为什么铜钱是内方外圆?这就是中国辩证哲学的集中体现,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人活在世上,无非是面对两大世界:身外的大干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人,一辈子无非是做两件事——做事和做人。怎么做事和怎么做人,从古到今都是人类探讨的课题。多少人一辈子都在哀叹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但一枚小小的铜钱却将一切变得那样简洁,那样明白。

先说方,做事要方,便是说做事要遵循规矩,遵循规律,遵循法则,绝不可乱来,绝不可越雷池一步,这个道理在中国已流传了上千年。

中国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可不为才可有所为”说的就是“方”这个道理。

每一行都有自己绝不可逾越的禁区。比如说做官就绝对要奉守清廉的原则,从一开始就要做好承受清贫的思想准备,就像曾国藩家训“八不得”中的一条:为官要清,贪不得。如果做官开始的动机就不纯或慢慢变质,企图以权谋私或进行权钱交易,那这个官就绝对当不好,当不长了。

为商要奉行的金科玉律是一个“诚”字。真正的大商人必是以诚行天下,以诚求发展,绝不会行狡诈、欺骗之伎俩,为一些蝇头小利或眼前得失而失信于天下。

做学问信奉的是一个“实”字。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点长进方能积少成多,积薄成厚。那些虚假浮泛沽名钓誉之辈终将会成为人类的笑柄。

做人要圆。这个圆绝不是圆滑世故,不是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的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任何时候也不会因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到压迫和惧怕,任何情况都不会随波逐流;要潜移默化别人而又绝不会让人感到是强加于人……这需要天生的素质,很高的悟性和技巧,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圆的压力最小,圆的张力最大,圆的可塑性最强。

圆好做又不好做。

好做是因为如果人真正有大智慧、大胸襟,真正自强自信,心态平和,境界高远,心地善良,凡事都往好的一面想,凡事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为他人着想,人的弱点皆能原谅,即便是遇见恶魔也坚信自己能道高一丈,如真能这样,还有什么做不好呢?

如若不是这样,凡内心孤独的人必喜虚张声势,凡内心弱小的人必好狐假虎威,凡心中有鬼的人必爱玩弄伎俩,凡没有自信的人必会尖酸刻薄,试问这样的做人又从何谈圆?

当然也不乏有人为了某种利益和目的不惜敛声屏息,不惜八面玲珑,不惜左右逢“圆”。但这种圆和我们提倡的圆绝对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圆”后面是虚伪和丑恶。

做事要方肯定包含了许多的牺牲。做事要有规矩、有原则就意味着许多事不能做、许多事又非要做;那无疑也就意味着会得罪许多人,惹恼许多人,意味着要舍弃许多利益甚至招来杀身之祸。中国的抗金英雄岳飞,为了“忠”舍弃了“孝”。但在“忠”君和“忠”国之间,他做不到只为了忠于昏君而放弃抗击金兵,为了这种原则,他惨死在风波亭。

做人圆,那也会有牺牲。有时要牺牲小我,牺牲个性,有时要忍辱负重,忍气吞声,还有更多的时候要承受屈辱、误解,甚至来自至亲至爱的人的伤害。例如明明你在履行一种神圣的职责,人们却以为你好大喜功;明明你在深谋远虑,人们却认为你是哗众取宠。

小牺牲换来小成功,大牺牲换来大成功。能为了“方”、“圆”去承受牺牲的是小成功、小境界,不愿牺牲也做不到“方”、“圆”的是不成功。能做到“方”、“圆”的同时却并没有感到那是一种牺牲、痛苦的才是大成功、大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5

欧莱雅23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