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乡市的春节风俗?拜托各位大神

具体为农历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习俗,越具体越好!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扫尘、吃灶糖: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和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老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 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腊月二十七洗疚疾,腊月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过赶年: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守岁、放爆竹:“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正月初一——拜年、开门爆竹: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超”。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正月初二——祭财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正月初三——小年朝: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五——送穷、开市: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相互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娘在这日归宁。 正月初七——人日: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这日还有不行刑的风俗。 正月初八——谷日: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十——老鼠嫁女: 旧时民间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正月初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立春——东郊迎春: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7
节日风俗
春 节
正月初一,俗称“年初一”。凌晨。爆竹声、鞭炮声此起彼伏,曰送旧迎新。天色发白,设供果,泡佛茶,点香烛,男女老幼穿戴新衣新帽新鞋袜,敬拜天地神佛。然后国主人开正门,全家喝糖茶,吃年糕。是日,有庭院有井者,设香案糕果茶酒于井边,祀之,以物掩井栏口,曰“封井”。是日不扫地,谓可聚财。邻里间相互拜年,双手抱拳作揖,口称“恭禧恭禧!”“发财发财!”。街坊商店停业,唯点心店、茶馆开业。人们吃馄饨、烧卖,老人照例上茶馆喝茶,店主泡上橄榄茶,曰“元宝茶”,茶客送红纸包,谓之喜钿。街头遍设花纸(年画)摊,孩童们喜购各式花炮、玩具,年轻人群集一起,敲打年锣年鼓。正月初二(也有初一)夜,户主将新的灶神像供入灶龛,挂上新的红布灶幔,设供时、粉贺子,合家向灶神膜拜,谓“接灶”。是日(也有初三)起,亲友互相拜年祝贺,接续到初入,曰“走亲戚”。旧俗先到娘舅姑夫家,再去其他亲友家。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红纸包钱,名曰“拜年钿”。
元宵节
五月十五夜,各户张灯结彩。遇丰收年景,常有集会迎花灯。明万历《海盐县志》载:“闹元宵……纵游人观灯,元近百里毕集。”民国期间县内灯会以澉浦最盛。正月十五上灯起至二月初进入高潮,有龙灯、狮子灯、鱼灯、蟹灯、蚌灯、走马灯以及大型亭台楼阁花灯,各式灯彩,斗奇竞巧,绚丽多彩。还有一种滚灯,边迎灯边表演武术,人称英雄灯。年少好胜之辈常纠众抢夺,易生事端。抗日战争爆发后,迎灯之俗渐废。元宵夜,农家有烧“田财火”习俗,用稻草芦柴扎成火把,点燃后在自家田边,边跑边咕边将田边茅草点燃,盼五谷丰登,蚕花茂盛。此俗六七十年代一度中止,近年来一些乡村又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