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文,金缕曲。赠梁汾写1500字作文,人生得一知己 漫谈友情

如题所述

人的名字与人的性格命运之间真的似乎有某种神秘的关系。
纳兰性德,
纳兰
这个满洲人的姓氏,有一种柔弱妩媚之气;然而,清初三大词人之一的纳兰,他
的名字“性德”
,却在很大程度上中和了这种妩媚,而带着一份刚毅之感。纳兰
的词中最能反映他的刚毅的就是这首刚毅与悲凉兼具的《金缕曲》了。

这首词作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这年容若获殿试二甲七名,赐进
士出身,并授三等待卫,不久又晋为一等。然而,富贵与功名在他眼中从来如浮
云。
他短短的三十年的生命里,
结交的几乎都是那些久负盛名却江湖落拓的汉族
知识分子,并与他们相应相求。他以贵介公子,皇帝近待的身份与沉居下僚(当
时顾贞观被聘为纳兰性德家的家庭教师)
的顾梁汾相识,
不但大有相见恨晚之叹,
且对其不幸的遭遇深表同情。

梁汾,
就是顾贞观的别号。顾贞观也是清初著名的诗人,他一生郁郁不得志,
早年担任秘书省典籍,因受人轻视排挤,忿而离职。李渔在《赠顾梁汾典籍》一
诗中说:
“镊髭未肯弃长安,羡尔芳容忽解官;名重自应离重任,才高那得至高
官。

这表明,
顾贞观的离任,
实在是不得已的。
纳兰性德在词里说:
“蛾眉谣琢,
古今同忌”
,正是有所为而发。

这首词即是纳兰与梁汾相识不久的题赠之作,
此首词写得感情深挚、
意境开
阔、气势雄浑

,堪称不朽之作。因此徐釚在《词苑丛谭》中说,此词一出,
“词
旨(山钦)奇磊落,不啻坡老、稼轩,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
有《侧帽词》者。
”严迪昌《清词史》云:此词“情辞兼备,超迈有神”,都对
本词给以极高的评价。

“德也狂生耳”
,开头突兀,
气势不凡,一位豪放不羁的浪子便屹立在你的眼
前。郭麐曰:
“容若专工小令,慢词间一为之,惟题梁汾杵香小影‘德也狂生耳’
一首,最为跌宕。

《灵芬馆词话》
)我们都知道纳兰出生钟鸣鼎食之家,成长于
书香门第,何来“狂生”之说?这就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使人仔细的读下去。

“偶然”
两句是说自己出身豪门望族,
又在京城奔走供职,过着世俗的生活,
实属偶然。
表明他并不希罕金粉世家繁华喧嚣的生活。
在词的开头,
他就坦率地
把自己鄙薄富贵家庭的心境,告诉给顾贞观,是希望出身寒素的朋友们理解他,
不要把他看成是一般的贵介公子。

“有酒”两句,用平原君的典故表示自己喜好交游、礼贤下士却无人理解。
李贺《浩歌》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
”清王琦注:“古之平原君
虚己下士,深可敬慕。今日既无其人,惟当买丝绣其形而奉之,取酒浇其墓而吊
之已矣。深叹举世无有能得士者。”这里纳兰性德引用李贺诗的典故,
也表现了
他对有才之人的敬仰和喜爱之情。
因为纳兰性德的出身高贵,
所以在他面前正铺
设着一条能够平步青云的坦途。
可是由于现实社会官场的黑暗,
顾贞观的遭遇让
他深深感到社会的不平,
感到人才总是无法逃脱遭受排挤的厄运,
因而忧思重重,
满怀悲愤。可是他也知道,他的心境,很难得到世人的理解,他呼喊:
“谁会成
生此意”
,透露出孤独落寞的悲哀。

“不信道,
遂为知己”
,之前的几句作者一直在抒发自己心情的苦闷,为下面
与友人的相遇做铺垫,
就在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他遇到了梁汾。
重复强调意外
之感,是为了表达得友的狂喜。

“青眼”句:据《晋书·阮籍传》
,阮籍能作青白眼,以白眼对俗士,嵇康
来访,则以青眼对之。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
之人吾老矣。”此反用其意。说他们相遇时彼此正当盛年,都还未老,于是青眼
相向,慷慨高歌。不过,在举杯痛饮之余,又不禁涕泪滂沱。英雄失路,惺惺相
惜,得友的喜悦、落拓的悲哀,一齐涌上心头。辛稼轩曾有句云:
“倩何人,唤
取翠袖红巾,揾英雄泪。
”纳兰性德的心情,与此相类。

上阕的最后一句,
“君不见,月如水”是全篇唯一描写景物的句子。这

给词



勾勒





夜宴饮图
,












胧淡雅






,


好地





了气




也有用皎洁无暇的月亮来衬托他们悲凉的情怀和纯洁的友谊的
作用。

“共君此夜须沉醉。
”我认为此句中的“须”字用得很妙。它表明,诗人认为
要有意识地使自己神经麻木,
才可以忘却怀才不遇,
悲愤忧郁的心情。
此句与杜
甫的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也颇相似,但意境大不相同。
“纵酒”未必大醉,
“沉醉”却是醉得不省人事。为什么必须烂醉如泥?下面跟着作答。
“且由他,
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屈原的《离骚》中有: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
善淫。
”在纳兰性德看来,古往今来,有才识之士被排斥不用者多如牛毛,友人
受到不公的待遇也自不可避免。
不合理的现实既已无法改变,
他便劝慰好友,

家懒得去管,一醉了事。这种一醉解千愁的作法,固然是逃避现实的表现,但诗
人冷峭的情绪,乃是愤怒与消极的混合物。

“身世悠悠何足问,
冷笑置之而已”

从顾贞观等今古才人的遭遇中,
诗人想
到自己。在污浊的社会中,过去的生涯,毫无意趣,将来的命运,也不值一哂,
因而他发出了“寻思起,从头翻悔”的感叹。在词的开头,诗人已透露出他对门
阀出身的不屑。
这里再一次申明,
是强调他和顾贞观有着同样的烦恼,
对现实有
着同样的认识。
在这里,
通过诗人对朋友安慰体贴相濡以沫的态度,
我们也看到
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激忿。

在激动之余,
纳兰性德把笔锋拉回,
用沉着坚定的调子抒写他对友情的珍惜。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在他生里。
”谓一日之心期相许,成为知己,
虽经千劫,
仍然长存。
与此同时还恨相见的太迟了,
所以只好期待来世补足今生
错过的时间。
结句。




曲终




,
戛然







本来
,


者在





前感










,


高潮



也仿

佛说



了顶











了表

达他



顾贞观



友情




,
又加上“然诺重,君须记”的再三叮咛,这番
誓言,灼热如火,感人至深。强烈地表达与顾贞观世世为友的愿望。

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纳兰词是以凄婉缠绵著称的,这一首却明快跌宕,
体现了另一种风格。
作者不矜门第,
惟求知己的渴望发自肺腑,
读起来相当感人。

“情真意切”
是纳兰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
《人间词话》
中评价纳兰的词是:
“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
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因为如此这首词以“真”以
情”取胜给人深厚的艺术魅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14
这么多字啊,可以追加分数吗,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