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所说的七苦:贪、嗔、痴、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失荣乐。这七苦分别何意?

如题所述

佛教中的苦,一般指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贪嗔痴这三个根本烦恼是苦的因而不是苦的果。
爱别离苦是指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怨憎会苦是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求不得苦是指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3
贪,奢念。嗔,即动怒。痴,即是对一事物的过于执着。这三项在密宗称为三毒,密宗专门有降三世明王(降三毒明王)克制此三毒。怨憎会,人这一生常与自己所怨恨憎恶的东西相遇。爱别离,人生常与所爱的东西分别。求不得,人生所钟爱的东西往往得不到。还有一苦为“五阴盛”又叫“五蕴盛”。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可认为是 一切红尘色相。是人容易执着的一切事物。五阴盛苦是前七苦的一种总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27
无怨、无恨、无厌恶,求得“心”明在人间。何来怨憎会?缘聚、缘散、缘分尽,何惧爱别离?生、老、病、死,健康为基;自然规律,何来求不得?贪、嗔、
痴,“心”为基;起与“心”灭与“心”。失之我命,得之我幸。荣辱不惊,乐极生悲。又何惧失荣乐!
第3个回答  2019-12-21
贪、嗔、痴、怨憎会、
爱别离、求不得、失荣乐
这七苦
虽然是古文
但是说的听明白的
第4个回答  2020-01-0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