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八:客家话为什么以“梅县话”为标准

如题所述

1,梅县话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音和古入声。如果客方言为古汉语的“活化石”,那末,梅县话最具客方言特点。

2,梅县话属客家方言粤台片,根据有关专这的划分,粤台片包括广东东部的20个县市、北部的3个县市以及台湾省西北部的3个县、南部2个县。即广东东部的梅县、蕉岭、平远、兴宁、五华、大埔、丰顺、紫金、新丰、惠阳,惠东、宝安、龙门、佛冈、清远、从化、增城、海丰、陆丰、东莞和广东北部的韶关市,曲江、英德以及台湾西北部的苗粟、新竹,桃园和南部的屏东、高雄共28个县市。这样划分不无道理。因为上述客家县市的音系与梅县音系是大体相同的。不过依笔者浅见,粤台片还应包括今粤东的梅江区(县级区);粤中的龙川、连平、河源;粤北的翁源,仁化、连县。因为它们的音系与梅县相同或相近。此外,据知与梅县语音相近(即完全可以通话)的还有闽西的武平、永定、上杭;赣南的寻乌;海南的儋州(那大市);广西的陆川、博白、钟山、贺县、柳城,柳江;湖南的汝城,浏阳,平江以及四川的荣昌、隆昌、资中等县。以上县市的客方言之所以与梅县语音相近,原因是该地客家人多为清代从嘉应州迁移去的。

3、根据《梅州侨史》等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分布于海外84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人有1049余万人,而属梅州籍的有290多万人,他们多分布于东南亚、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占了整个海外客家人的近30%,若加上那些虽非梅州籍,面口音则与梅州语音相近者,那么,比重就更大了,仅从上举可知,悔内外喜客家人以使用梅县音系(或近似梅县音系)者为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29
先有“客家人”,后有“客家语”。
客家人最早是随着古代几次战争和时局动荡时期的移民潮,从北方迁移到华南的。
从宋代开始,客家大本营就在梅县。
所以学术上就以梅县话作为客家话代表。

但现实中惠阳话影响较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