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友情的古诗词

如题所述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友情的诗句
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6
亲情的古诗
1.(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木兰辞》)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7.(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9.(杜牧《归冢》)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有关友谊的
君有奇才我不贫.-(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陈刚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