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读齐一民的《四十而大惑》,求书评,先谢了!!!

如题所述

废话少说,直接上干货,拿去,不谢!此书评作者是王刚,书评如下:
人的文明在延续了几千年之后,终于一步地——飞跃进了一个“非典”的时代。我们——活着的人,也终于都戴着口罩——Mask(面具),躲着对方。”
历史自身常重演,如果把《四十而大惑》上面这段形容二十年前那个特殊时期的“非典”二字替换成“新冠”,居然毫无违和感。
子曾经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齐一民(笔名“齐天大”)先生偏要反其道而用之,以《四十而大惑》为题目,并特意起了个副标题:“是关于生命的”。实际上,熟悉齐一民(齐天大)的读者可能会知道,时隔二十年之后,四十岁时曾大惑的齐一民先生还有一部今年刚刚问世的《六十才终于耳顺》。好在二十载过后,他“终于耳顺”了。
仍旧说回这本《四十而大惑》吧,这些都是来自二十年前的文字。2003那年齐一民过了四十岁,全书表现着一贯的齐氏风格,嬉笑怒骂,插科打诨,以及一贯的幽默犀利,运笔如刀。比如这篇《我宏伟的幽默计划》:“我宏伟的幽默计划,是在我死后,给这个地球留下400万字的已经被幽了默的文字。”还有这一篇《文字是思维的分泌物》:“想说是排泄物来着,却觉太俗,也不免脏,就用‘分泌物’代替了‘排泄物’。其实排泄物,也是分泌物的一种。”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四十而大惑”。四十岁是很多人生命中的一道坎,很多人都是在四十岁前后迎来人生中的分水岭的。很明显,对文字和文学有着不一样偏爱的齐一民对年龄带来的变化更加敏感。从四十岁开始,他开始看到了自己的白发,开始思考衰老和死亡,开始关注此岸和彼岸。
相比第一部分,我更喜欢本书占比不是很大的第二部分:“天坛零落日记”。日记对于作者以及读者的意义更多在于可以提供事后的复盘,让我们有机会深刻分析自己过往的细节并从种种细节中窥出时代的巨变。有人说写日记说的小一些是为自己、为家庭,每一个人都应该统一有一部自己的成长史,往大了说则是为国家、为历史留下生动的传记和注脚。
让我们把时光拉回,2003“非典”那年,天坛,看那个孤独的身影在天坛的角落思考生活、生命,书写人生。很容易会拿这一部分日记和史铁生的那篇《我与地坛》作对比,描写6月的天坛时还带着一贯的齐氏风格,但有那么一瞬间你会从中读出史铁生式的悲天悯人。而写到7月的天坛:“暗夜中掌灯的天坛,从墙外看去,本也是十分灿烂的,而今晚进去之后,却没有灯。没有灯的祈年殿,如,鬼影。在如鬼影的巨大的古老的建筑和松柏间隐行的,就是我,和少许的、夜游着的人。”再比如写9月的天坛:“秋虫唧唧。秋虫将死。满月将来。康德已死,小路已无。人的理性似乎已随小路而逝。天坛是哲学般严肃的,因为天坛从任何角度上丈量,都严肃地对称。何物一对称了,就是哲学的了。”
但从天坛回到家,“便受到了已经一整月一个人类的影子都没见到过的几十只留守在宅中的蚊子的——疯狂热烈欢迎”。
齐一民终究是齐一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