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急用!!!感激不尽!!!!

人大的学校网站上没查到,麻烦告诉更准确的信息哈,danke~~~~~

农大校长柯炳生在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讲话

亲爱的新同学们:

大家好!

再次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欢迎!祝贺你们考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欢迎你们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大家庭中的新成员!

大学生活,是人生的一个全新阶段,你们面对着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环境,新的课堂;大学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你们将从这里开始职业的选择,进入社会之前的热场;大学生活,也是人生最美好的一个阶段,你们将体验成长与进步的快乐,同时享受青春、友谊乃至爱情的阳光……

大学的生活,与中学有很大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大学以前,父母与老师们安排好了所有的事情,你们除了考试之外,不需要操别的心。而在大学里,就完全不同了。大学里虽然仍然有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但是,他们不会每天都围着你们每一个人身边转。大学只是提供一个场所和一些资源,其中包括有许多名家大师--例如在座的李宁院士,有大量的优秀课程和讲座,有各种各样的设备条件以及机会,等等。如何利用好这个场所和这些资源,主要取决于你们自己,取决于你们的主动态度和主动行动。同样的大学校门,走出很不一样的毕业生,主要原因就在于此。所以,你们的大学生活,应当从主动提问开始;你们要从现在开始,就主动地去思考一些问题,提出一些问题,并去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下面,我对这些需要你们自问自答的问题,做几点提示。

第一个问题,这是你想上的大学吗?同学们会说,当然是我想上的,要不怎么会坐到这里来呢。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你为什么要报考这个学校?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同学是因为喜欢这个学校的专业,愿意献身于一份有重大意义的事业――像新生代表李瑾同学刚才说的那样;而也有不少同学,则是想上北京,看看自己的分数,就中国农大吧;等等。社会上对这个大学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一些人,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理解――就像新生家长代表王建新先生和中学校长代表郭涵女士那样,很有眼光,很有理性和智慧;但是也有些人仍然带着不少无知和偏见。前些天,见到一位地方政府官员,得知我是农大校长,脱口就说,“哦,就是培养农民的大学!”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位优秀毕业生告诉我的:他当年是县里的高考状元,邻居问他,考哪儿去了?他回答说,中国农大。邻居有些诧异:“你不是学习挺好的吗?”你们当然不会这样认识,但是,社会上的无知和偏见,不可能对你们毫无心理影响。我可以详细地给你们讲述,这个大学如何之重要,以至于总书记都要来视察,还给我们写回信;也可以给你们念出很多数字,说明这个大学的学科和实力如何之强,不仅无愧于中国最高农业学府的称号,而且同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相比,也有相当地位,主要学术水平指标排在全国前10名以内或前20名以内,等等。不过,这些都无法真正代替你们自己的回答。只有你们自己真正了解了和理解了这个学校的职责和使命,知道了这个学校的方方面面,进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对这个学校的热爱,萌发出对你所学专业的热爱,萌发出一个农大学子应有的由衷的自信和自豪感――就像你们的学长刘懿同学表现出来的那样,你们的大学生活,才能过得充实,过得丰富,过得快乐。

与上一个问题相关的问题是:你热爱这个专业吗?你们的专业,绝大部分是自己的选择。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真正了解所选择的专业;更重要的是,可能也不是真正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真正兴趣点和擅长之领域。很多家长和中学老师在专业选择上,与对学校的选择一样,有很大的盲目和偏见,他们只根据专业的名称进行判断。实际上,专业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也没有高低差别。最适合你的兴趣和最能激发你的潜能的,就是最好的;只要你能够学到极致,在哪个专业都可以成为杰出人才,都会受到社会的重用,都会成为国家的栋梁。我遇到过很不相同的例子。有的同学,入学后从热门高分专业转到了冷门低分专业,并且是文科转到理科,学得非常之好;也有的同学,入学时的专业不是首选,半年后家长要求转到一个名字好听的专业,而学生坚决不想转了――因为他通过半年的学习,了解了专业,萌发了对现有专业的强烈热爱。所以,你们进校后,一定要很好地研究和分析自己的专业选择问题。在兴趣与爱好方面,谁也代替不了你们自己。如果你发现高考时做了非常错误的专业选择,那么,就要及时进行改正。把四年最宝贵的年华,用在学习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东西上,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痛苦和最浪费的事情之一。做自己喜欢做的有价值的事情,是人生快乐的基础,也是做出重大社会成就的基础。尽可能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学习自己最喜欢的专业,是大学以人为本的最重要体现之一。我校的转专业制度同其他大学相比较是较为宽松的,学校还将进一步放宽和完善――尽管很复杂,有阻力,学校也将继续坚决推进。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四年之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许你会说,我刚刚进校门呢,哪能这么早就想得了那么远的事情?其实,一点也不早。四年时间,并不很长;而这四年的时间,对人生是极为重要的。并且,你需要想的,不仅仅是四年之后,而且包括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因为,这大学的四年,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基础和开始。你现在的眼中,或者心中,需要有一个未来的你,有一个四年之后、十年之后乃至二十年之后的你。只有这样,你才会知道,要想成为未来的你,应该如何做好今天的事。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需要再问自己两个问题:成为哪一类的人?成为哪一领域的人?首先,成为哪一类的人?这涉及到人格养成问题。我校的校训是: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你们一定与我有着共识,就是把你们培养成精英之才。我对精英的定义是:整天为他人的福利而操心的人,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整天仅仅考虑自己如何糊口和谋生的人,不会是社会精英。而你如果能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那么,你自己的谋生就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你会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快乐。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理想问题。人的一生所能达到的高度,一定不会超过他的理想的高度。所以,希望每个同学心中,都要有一片星空。

你想成为哪个方面的精英?这涉及到的是职业选择问题,有许多选项供你们选择,包括科学家、政治家和企业家。所有这些社会精英除了具备有知识、有能力和有责任感的共性之外,还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成才路径等方面,有所不同。四年之后,你是出国深造?是国内考研?还是走入社会,到基层或者企业中去打拼?这些不同的选择,都与你的职业选择有关。这个问题,你不一定现在就回答,但是,你应该现在就开始考虑如何回答;等到四年之后再回答,就太晚了。

为了回答上边的问题,你们就要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学校会提供些什么帮助呢?学校能够提供的,是精英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服务。这有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传道授业的课堂,精神文化的滋养,以及生活服务的保障。在这些方面,大学与中学也有许多不同。

课堂里的事,大学与中学不同的是:你们会有共同的专业培养方案,但是不再有全班统一的课程表,在一些必修课之外,你们还必须自己选定一些课程。到底选什么?是选好拿学分的,还是选难度高一些的但是受益更大一些的,得你们自己拿主意。学校里每个专业都有一些名教授,不过如果你们自己不主动,可能四年之内都见不到他们,因为他们整天忙于指导研究生、搞科研工作和提供社会服务;而如果你们主动去选修或者旁听他们的课,听他们的讲座报告,然后带着问题去找他们,他们一定会给予你们热心的专业指导和人生的启迪。中学的老师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定理和公式,把重点强调了再强调,而在大学里,你们会发现,老师往往把课程讲得飞快,你一不小心,就会落下很多功课。大学里的分数仍然重要,但是绝不再像中学里那样每一分都很关键了。如果说中学给予你们的主要是“鱼”,那么大学里希望给予你们更多的“渔”――大学里你获得的能力远远比知识重要,更比分数重要。还有,大学里,你们还有权利对老师的讲课进行打分评价,你们将会感到得到更多的尊重,等等。总之,你们在大学的课堂里,将更多地享受到成年人的待遇:你们需要更多的自我思考,更多的主动争取。

精神文化的滋养,其实就是素质教育。大学的素质教育与中学也有很大不同。大学以前,所有素质教育方面的缺失,都可以被考试分数所掩盖。并且,同学们年纪也小,也没有更多明显表露素质的地方。而到了大学里,就很不一样了。你们已经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了,社会接触面和生活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小学时隐藏的素质缺失,会在大学中迅速得到显现,并且放大。尤其同学们社会阅历不足,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上浮躁低俗等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一点,请同学们一定要警惕。学校将努力帮助你们度过这样一个困难的转换期。学校要努力做到关爱而不溺爱,包容而不纵容,引导而不误导。学校会很坚定地坚持这些原则,不怕你们的一时误解,不怕你们的无端抱怨。希望你们关注自己成长成才的大事,要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就是要成为能够改变一些事情的社会精英,要有务实作风,要有包容精神,要有自觉的法制意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其中最主要、最根本和最为基础的,我认为是要学会感恩,学会尊重: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所有为我们服务的员工,尊重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有了这两点,你离精英就不远了。素质教育,除了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们的言传身教、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之外,也还要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大学里的课外活动要比中学丰富得多,也更重要的多,这包括各种社团活动、经常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种文化活动和论坛活动等等。同样,这需要你们自己的主动,包括主动组织、主动参与。有了这些优良素质,同学们无论干什么,都会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人物,社会中的优秀公民。

在各种保障服务方面,大学也与中学有所不同。大学里的同学之间差别很大,大家从五湖四海来到一起,家庭条件不同,地区特点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对生活保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学校将尽力搞好保障工作,让同学们能够不受干扰,静心读书。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较多,学校将竭尽全力,落实好各种奖助政策,绝不让任何一个农大学子因为经济原因而影响学业。在水电暖、吃住行方面,学校一直在努力改善条件。学校一定在该供暖的时候供暖,在该停电的时候停电――对,你们没有听错,是停电:学校规定晚上11点拉闸断电。这是不得已的事:休息和健康很重要,你们6个人一个房间,有一个人折腾不睡觉,那么所有6个人第二天就都没有精神上课了。我校的图书馆条件,很不如意。西区的正在维修,东区的很小。不过,东区的新图书馆会很大,已经在办理各种审批手续的过程中,希望你们在校期间能够用得上。我校是985工程大学,未来几年的经费投入会比较多,学校将加大对教学方面的各种投入,大大改善教学条件。例如,学校已经在考虑全面解决教室的空调问题,争取明年夏天可以用上。你们可以看到,同兄弟院校比较,我校的校园没有很多耀眼和奢华的地方,但是却可以说是最为安静、最少死角、最为整洁的校园之一。学校近年来清理了不少杂乱差的地方,补种了不少树木花草,也进行了周边治理。我们要建设一个安全的、安静的、精致的校园,使得同学们能够在教室中安静地学习,能够在教室外找个地方安静思考,能有些可以散散步乃至偶尔独自一个人对着蓝天白云发发呆的地方。有一个地方,会经常得到你们的青睐,这就是食堂。根据你们的学长们的亲自调查和事后回想,我们的食堂还是不错的,在北京的高校中名列前茅。当然,尽管如此,食堂的饭菜也将是你们在BBS上的永恒话题,而学校的一个永恒的任务,就是如何同时实现这双重目标:让钱少的学生觉得不贵,让钱多的学生觉得好吃。

学校保障方面的事情还有很多,尽管学校一直在努力,将来还会更加努力,但是,你们也一定会不断发现,这里或者那里还会不时出现一些小问题。为了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建立了后勤服务热线电话。同时,还建立了一个特殊的校长信箱,就在校园网的主页上。名字叫校长信箱,其实是一个全校性的管理服务大平台。你们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意见,有什么建议,发一封信去,就会贴出来。然后,就会有人(那些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去回答你的问题。我通常不亲自回答,但是,我会经常看,看你们的问题和他们的回答。你们也一定要经常看看,因为,别人提的问题,可能也是你想提的问题。

在写这个讲话之前,我问了一个去年的大学新生,该讲点什么。他说,讲什么都没有用,没人会听到心里去,因为,不亲身经历一遍,就不会真正理解。他说的好像对,等到你们毕业的时候再听这些话,你们肯定会更容易理解。只是,等到那时候,就太晚了。人的一生,只能上一次大学。所以,我帮你们提出了上边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你们自己去寻求答案。希望你们从今天开始就去认真地思考,去想着如何及时地找出答案,去想着如何编织好你们的人生梦想。我衷心地祝愿,四年之后,当你们离开这个校园的时候,回首往事,回想起从今天开始的日子,你们能够没有遗憾,只有怀恋;没有后悔,只有欣慰。希望这个可爱的校园,成为你们放歌青春、激扬理想的舞台,成为你们人生中那个真正的梦开始的地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23
不给
第2个回答  2010-09-23
教你一个方法,直接去这几个学校的网站,查查之前的校内新闻,一般都会有的。试试吧。反正农大的是有的
第3个回答  2010-09-24
都没有定数的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