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有关长征的诗词

如题所述

有关长征的诗词如下:

1.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三首小令是专门咏山的,词中之山,可理解为对所经诸山典型特征的艺术概括。三首均以“山”字开头,相互衔接,是一篇完整的组诗。在作者眼中,山既是红军驰骋纵横的活动空间,也是敌强我弱形势下红军的生存空间。三首小令,各有重点地描写了山的不同形态,借以展现红军的坚强与伟大。

第一首以山的“高”为重点,突出红军履险如夷,飞越关山的英雄气概;第二首写山势的雄浑浩瀚,突出红军扭转乾坤的磅礴气势;第三首借山峰之势,比喻红军顶天立地的壮举。组诗咏物言志地表达了红军及作者本人的胸怀和抱负。

2. 忆秦娥

娄山关(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词的上阕说明了红军过关前的行动及时间;下阕则抒发了红军攻克娄山关的喜悦心情。

全词选用战场环境中的典型特征来描绘景物,通过绘声和绘色两方面,来展示风声、雁声、马蹄声、喇叭声等听觉形象和寒霜、冷月、西风、雁飞等视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红军行军、攻克娄山关的战斗场景。

下阕的头两句,既含有对困难的藐视,又艺术地表现了遵义会议后红军精神面貌的崭新变化。

山色的深黑与夕阳的殷红,在明暗的对比中,反衬的是面积的大小变化,虽然有浓丽的色调与开阔雄浑的气象铺垫,但仍透出几许苍凉的境味。

对得意之笔“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作者自述:“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到娄山关时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