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狂提问:关于中国的本土“寿司”。。。

看段文字(比较长,望耐心):
“鮨、鲊之字源寿司亦作“鮨”,该字源自于中国。这个字首先出现于公元前3至4世纪的中国辞典《尔雅.释器》,其中记载“肉谓之羹,鱼谓之鮨。”意指肉酱叫羹(也叫醢,hǎi,ㄏㄞˇ),而搅碎的鱼肉叫鮨(qí,ㄑ-ˊ)。
寿司的另一写法“鲊”出现在五百多年后,公元2世纪中国汉朝的另一本辞典。刘熙的《释名.卷二.释饮食第十三》中记载“鲊滓也,以盐米酿之加葅,熟而食之也。”意指鲊滓是种用盐、米等腌制,让鱼肉发酵后剁碎,煮熟后进食。
一百年后,汉字传到日本,鮨、鲊两字已混为一谈。中国也停止用米来酿制食品,到了明代,鮨、鲊更从中国菜中消失了。虽然日文中也将寿司称为鮨或鲊,然而因日文常以自己的意思解释汉字,因此文字虽同,但两者是否指同一种食物则不能确定。”——http://baike.baidu.com/view/15911.html (百度百科)
我的问题是:1.当年的“鮨”、“鲊”具体是如何做的?
2.是否宋代的版本已经和如今的“寿司”非常接近了??如果不同,具体是如何制作呢?
说啥呀??

这样说,“寿司”翻译成“四喜”更确切?~~

(最新修改部分,四喜饭除了那个日本美食节目外,我看过80年代的一本介绍世界饮食类的书籍里说过叫四喜饭,现在少有人叫了。估计嫌不洋气吧。?! 鮨、鲊在日本可能就是指现在下面是米饭,上面是鱼虾之类的握寿司。)

我来尝试解答,本人对美食文化略有研究,很久前也看过一部日本记录片介绍寿司的,起源是中国的四喜饭。Sushi是四喜饭的音译。古时保鲜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南方打上来的鱼吃不完,又卖不掉往往需要一种防腐的方式保存起来。除了晒干,鲊便是其中一种不错的方法。
把鱼去掉内脏和血污清洗干净,喷一些酒在鱼肉上,撒上盐揉搓。再把稻米磨成的米粉拌和到一起,使每一面都沾上了米粉。然后入罐或者瓮中密封几日,便可以拿出来吃了。可蒸可煎。(这是一种鲜腌发酵方式)。、北方的鱼吃不完,卖不完则是用盐腌渍晾干或者是不晾干。不晾干的鱼还带着一些腥臭味,叫做鲍鱼。可不是现在人们所谓的鲍鱼。“久入兰芷之室不闻其香。久居鲍鱼之肆不闻其臭" 这里的鲍鱼之肆就是指买咸臭鱼的地方。

而且那时中国战争频繁,为了携带逃难食物方便,人们往往会把腌渍好的鱼切块与煮好的米饭一起装进木质食盒里。 到了唐朝日本商人在中国南方发现了这种有趣的东西便把它的做法带回日本,并按照中国方式称呼为:四喜饭盒。但是日本汉字的写法是:箱寿司。 并且演变了制作工艺,是把米饭煮熟铺在一个木质模具里面,再把调好味道的肉,鱼,等辅料放进去再加一层米饭,密实紧压做成的一个方形的饼,再切块食用的。因为提前调好了味道,所以不像现在的寿司那样需要蘸山葵酱吃。

这种寿司直到江户时期才演变成为现在的各种饭团和手卷之类的东西。
宋代的,就不知道什么样子了。

鲊现在在中国也完全不是原来指的腌鱼,而是一种类似的工艺。湖南到如今还有一种小吃的做法跟鱼类似叫做鲊肉。 就是把猪的五花肉薄薄的切大长片儿,喷白酒,盐腌渍,辣椒粉和米粉拌匀入罐子密封。吃的时候直接用油煎。
这是我所知道的所有信息,多数来源于平时读的书和以前看过的美食节目,希望能帮助你一点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