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叫什么之年的称呼呢?

如题所述


古代年龄称谓:10岁以下黄口,10岁称为髻年,13-14岁称为豆蔻年华,15岁称为及笄之年,16岁称为碧玉年华,30岁称为半老徐娘,20岁称为弱冠,30岁称为而立之年,40岁称为不惑之年,50岁称为知命之年、半百,60岁称为花甲,70岁称为古稀,80岁称为杖朝之年,80-90称为耄耋之年。有关词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甲子.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鲐背;一百:人瑞。喜寿七十七岁。因“喜”字的草书近似竖写的“七十七”,故称。白寿九十九岁。因“白”字乃“百”字去“一”,故称。茶寿一百零八岁。因“茶”字的草字头即双“十”,相加即“二十”,中间的“入”分开即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相加即“十八”。中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再加上字头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称“茶寿”。
九十岁是什么年?
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90岁叫什么之年?
被称作耄耋。出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意思时,八十九十岁可以成为为耋。在《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意思是说八十岁成为耄。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八九十岁都可以称作耄耋老人
“九十”也有其他称谓,比如说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对老人的其他称呼: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从心之年: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中寿:指80岁以上。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上寿:90岁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双稀、双庆:140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