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朝古都洛阳,在历史上都有哪些别称呢?

如题所述

1. 斟鄩:根据历史文献,斟鄩曾是夏朝的都城,从商朝的第三任君王太康到夏桀,斟鄩一直作为夏朝的都城存在。1959年夏季,考古学家在洛阳山间盆地西南五十八里处发现了二里头遗址,经过确认,此处便是商朝中后期的帝都,斟鄩的旧址。
2. 西亳:洛阳在殷商阶段的旧称,其位置位于现如今的洛阳偃师城的西面二十里处。在它西南6千米的地区,便是二里头遗址,偃师的商城遗址就是殷商阶段的西亳。
3. 洛邑:周王朝阶段,洛阳被称作洛邑,此处是周武王定鼎的地区,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的帝都。
4. 洛师:这一名字出现在西周时期,指的是洛阳、洛京。"师"在这里指的是京城、首都、政治和军事核心的含义,在中文中“京师”便是源于此。
5. 皇城:皇城位于现如今的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公元770年,周平王东迁,因此定都于此。在春秋战国时代,此处被称作“河南城”。
6. 神都:在唐代唐睿宗和武周王朝阶段,洛阳的别称为“神都”,此处也是武周王朝的首都。在唐睿宗文明行为年间,武则天临朝称制,将洛阳更名为“神都”。之后,武则天在此即位,建立了武周王朝,相争神都为首都,从此,神都的盛名传遍天下。
7. 京洛:从商朝开始,洛阳被反复作为帝都,因此在唐朝之前,这个名字的含义就已经存在了,含义就是指京城洛阳。
8. 中京:古代历史中有三个不同的时期,将洛阳封为中京。东晋时期的汉朝,其故都便是中京,这个名字的含义一直沿用到初唐和盛唐时期;到了南北朝的宋武帝、宋文帝和宋明帝阶段,也称洛阳为中京;1217年,河南府被改称金昌府,并建号中京。
9. 洛州:洛州大部分地区都与现如今的洛阳重叠。在唐朝,有一个“洛州麒麟刺”的观点,但从地震学的角度讲,无论怎样能发生“洛州麒麟刺”的情况。
10. 三川:在夏商周时期和西周战国时期,三川是华夏民族和中华文明关键发祥地,因地区有黄河、洛河和伊河而闻名。
11. 河南:在西周亮埋的春秋时期前期,这里是秦国统辖的地域,直到汉代阶段,这里被改称河南郡。实际上,在不同的阶段,洛阳除了这11个名称以外,还有其他的名称,其中有很多都比“洛阳”更好听,充满了诗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