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和关键期的教育家谁

如题所述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娅·蒙特梭利是“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包括自我构建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蒙特梭利指出,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两个:敏感力和吸收性心智。
一、敏感力
敏感力是指生物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对特定刺激的敏锐感受力,这种力量会影响其心智运作或生理反应,产生特殊的喜好或感情。蒙特梭利研究发现,当幼儿处于某个敏感期时,他们会产生一种敏感力。在这个阶段,幼儿会对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热情,这一时期也被一些教育家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是他们轻松、容易、准确地习得某种能力的特殊时期。抓住孩子的不同敏感期,可以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学习,实现完美成长。
二、吸收性心智
吸收性心智是指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构建自己的大脑,并能毫不费力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信息的能力。蒙台梭利将这种心智称为“吸收性心智”。这种心智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天赋潜能。儿童依靠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的作用,逐步建立精神的内在结构。在这个期间,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独立的发展,如语言、手腿的运动等,一些感觉能力也逐渐形成,心理的各种控制能力也各自独立发展出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力,并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去引导,以帮助孩子更完善地发展。
扩展资料
关键期,又称最佳期、敏感期、临界期、转折期,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心理学家将这类研究借用到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在关键期内,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敏感期内,机体对环境影响极为敏感,对微细刺激即能发生反应。
全世界公认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根据对婴幼儿的观察与研究,提出了儿童在发展中存在着以下九种敏感期:
1. 语言敏感期(0-6岁):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
2. 秩序敏感期(2-4岁):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
3. 感官敏感期(0-6岁):孩子通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
4.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孩子能捕捉到周边环境中的细小事物。
5. 动作敏感期(0-6岁):孩子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
6.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了明确倾向。
7. 涂写敏感期(3.5-4.5岁):孩子对涂鸦开始感兴趣。
8. 阅读敏感期(4.5-5.5岁):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等动作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
9. 文化敏感期(6-9岁):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但是到了六至九岁则出现探索事物的强烈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