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铺频繁倒闭,是互联网电商的冲击还是高房租?

如题所述

进入而立之年的我,却突然感到一种中年危机。我是一名公司的小审计,已经通过了中级职称考试,尽管如此,我还是感到很多不安。因此,我开始报考注册税务师,我是幸运的,第一年考过了一门,第二年考过了三门,截至目前,只剩下一门法律尚未通过,这也是我2022年的小目标之一,那就是拿下注册税务师证书。
2022年,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餐饮商铺、连锁超市和服装店铺纷纷倒闭。店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许多店铺甚至无法维持半年的经营就宣告倒闭。我一直在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现在的困境?有人说是互联网电商对实体店铺的冲击太大,低价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实体店铺难以生存。
我记得看过刘强东的一个采访视频,他说实体店铺经营困难,一旦注册工商、税务就会全部出现,最后可能就是失败。转到线上后,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还享受到优惠政策。他的话不无道理。也有人说是近年来房租上涨过快,整个中国经济似乎被房地产绑架,开店多年都是在为房东打工。
我们从餐饮和服装这两大类店铺的角度来分析,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实体店铺的倒闭潮。大超市理应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经常有促销活动。然而,大型超市也面临大规模倒闭的问题。实际上,现在已经不是“逛超市”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喜欢点外卖的年轻人。受到2020年疫情的影响,大型超市的经营更加困难,连沃尔玛和家乐福的生意也显得萧条,这预示着超市行业正在走下坡路。
虽然超市对人们来说一直是一个热闹的地方,也曾经有一段风光的日子,因为超市价格便宜,商品种类繁多,消费者可以自行挑选,而且现买现用,非常方便。然而,不知不觉中,人们发现网上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种类,还有各种百亿补贴,人们的注意力也就转移到了互联网上。此外,社区团购的兴起,原本人们还是习惯去超市购物,至少不用等待物流,但社区团购的便捷和实惠成为了压垮超市的最后一根稻草,对超市行业造成了致命打击,也让整个行业和实体经济陷入了困境。
在小城市,这种感受尤为明显。虽然现在已经被贴上了“夕阳产业”的标签,转型刻不容缓,我们还是希望未来可以看到街上、超市里人山人海,而不是所有的生活都被一部手机所取代。互联网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也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时候,我们也需要给生活一点仪式感。
对于餐饮业来说,有人认为电商对其冲击不大,相反,互联网对餐饮行业起到了很大的引流作用。然而,高房租成为了餐饮业的一大难题。辛辛苦苦一年,最后可能都是在为房东打工,这是餐饮业的真实写照。
以我家小区西门的一家东北菜餐厅为例,因为物美价廉,在周边居民和工作人群中略有声誉,但最终还是抵不过房东的高房租压榨。店主表示,最初签订的合同是月租金1.5万,每两年涨4%。然而,在合同快到期时,房东看到生意好,要求每月涨到5万。这价格让他们无法接受,只能关店。
如今,高房租正在形成一种“挤出效应”,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房租增加相当于给餐饮业增加了一道门槛,将没有实力的小店排除在外,而拥有资金优势的大品牌则可以轻松瓜分这些市场。小店要想赚钱,只能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前做生意“人无我有”就能赚钱,现在产品同质化严重,要做到“人有我精”才能赚钱。在未来,不仅要提供服务,而且要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才能生存下去。
实体店真的不行了吗?市场上总是在不断演变,有实体店倒闭,也有新企业开办。我们会听到一些实体店的利好消息,如连锁生鲜超市盒马、7-eleven的开业,百货大楼餐饮有西贝莜面村的入驻,线下强大的营销能力战胜了纯线上美团外卖。从这些巨头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线下店铺并没有被冷落,而是越来越受追捧。
阿里巴巴的马老板曾说:“不是实体店不行了,而是你的实体店不行了。”电商兴起对实体店铺的冲击是一把双刃剑,淘汰服务差、质量低的,留下市场需要的,打破了以前躺着赚钱的好日子,倒逼实体店铺更加注重服务。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店铺租金的连年暴涨确实挤压了商家的利润空间,但同时也提高了竞争门槛,剔除了没有竞争力的企业,留下了专心做产品的人。未来的店铺一定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这是一个新的机会,能适应市场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