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并不受朱棣的喜爱,可他依然稳坐太子之位,这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朱棣还是燕王时,与徐世子妃先后生下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中,长子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次子朱高煦生性狡黠狠辣,凶横跋扈,勇悍善战;三子朱高燧恃宠而骄,时常做出不法之事。三个儿子中,朱棣最喜各方面颇为像他的次子朱高煦,宠爱三子朱高燧,最不喜欢的就是长子朱高炽,那么,最后还是朱高炽稳坐太子之位,继承了大统,一起来了解一下个种原因。

嫡长子继承制,让朱高炽占有绝对优势

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制度,该制度起于商末,定于周初。嫡长子继承制规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其核心内容就是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妻所生之长子为嫡长子,嫡妻就是正妻、原配。这种制度体现了等级观念,在当时一妻多妾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继承中的矛盾冲突。

中国封建社会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是一个成功并成熟的继承制度,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把他的皇位传给长孙朱允炆,而不传给他的其他儿子朱棣等,正是嫡长子继承制所驱。当然,该制度也有也有它的缺点,比如长子能力较弱,难以堪当大任,而其他儿子为人处世都胜人一筹,但按照祖宗之法皇位应由长子来继承,所以也就出现了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这样的事件。

朱棣自己的皇位是通过“靖难之役”从他侄子朱允炆那里夺来的,所以轮到他自己这里传位时,他格外重视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传统,虽然不是很喜欢朱高炽,但总体来也还是能将朝政处理好的君王,所以在祖制礼法的约束下,朱棣还是立了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张氏这位贤内助,助夫稳坐太子之位

朱高炽生性喜静,爱看书,不爱运动,以致于身体肥胖,胖到什么地步呢,据说连走路都需要有人搀扶,朱棣一度下令让他减肥,结果压根儿就没瘦下来。这与善于骑射的朱棣大相径庭,虽然身为世子,但朱高炽并不得父王朱棣的欢心。

但朱高炽有个好妻子张氏,指挥使张麒的女儿,张氏孝谨温顺,侍奉朱棣夫妇尽心周到,很得成祖与徐皇后的欢心。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不得朱棣的欢心,以贤明、严谨的处事风格周旋其中。永乐二年(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张氏又被册封为皇太子妃。后来,尽管朱棣有心废太子立汉王,但徐皇后和大臣们一直阻拦,又加朱棣也很喜爱张氏这个儿媳以及太孙朱瞻基,所以最后才没有废太子。由此可见,张氏是朱高炽稳坐太子之位不可或缺的贤内助。

朱瞻基这个好儿子,神助父亲登上太子宝座

《明史》记载,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瞻基出生的前一晚,还是燕王的朱棣梦见父亲赐给自己一个象征权力的大圭,并嘱咐道:"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梦醒之后,朱棣听说自己的孙子出生,顿时感觉两者者之间或有关联。见到刚刚出生的朱瞻基后,朱棣非常高兴地说道:"孙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朱棣非常喜欢这个孙子,并用心栽培。出生就带有神秘色彩的朱瞻基也不负众望,从小热爱读书,刻苦学习。朱瞻基的出色成长让朱棣对明朝的未来有了更大的信心,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永乐九年(1411),朱高炽被立为太子,13岁的朱瞻基被封为皇太孙。

综上所述,这三个原因是朱高炽能继承大统的主要原因,当然朱高炽也算得上是一位明君,在位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为“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8
因为他很有能力,性格也是比较温顺的,做什么事情想的也是比较周到,很有政治想法,他们总是会寻求好的机遇。
第2个回答  2022-10-28
他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儿子,得到了朱棣的真传,深得朱棣的喜爱,而且他的太子妃也非常明事理,能力卓绝,他本人虽然不受朱棣喜爱,但是确实是一个仁厚之人。
第3个回答  2022-10-28
01、为朱棣不喜的朱高炽。02、必须维护朱元璋定下的祖训。03、文官集团的巨大作用。朱棣有好几次动了易储的心思,但是都忍住了,因为朱高炽背后文官集团的意志连他也无法轻易撼动。
朱棣一介武夫,只知道打打杀杀,进了南京城又杀了黄子澄、齐泰、景清、方孝孺等一批文臣,文官对他的观感极差,但是摄于朱棣的“淫威”又不得不屈服。
第4个回答  2022-10-28
朱高炽 是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按照族谱制度,他必定是未来的君王;因为他有军功,他面对敌人的进攻进攻保住了国家的基业;还有他治理国家仁爱的品性受民众爱戴;而且他的儿子很受朱棣的喜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