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长子是谁

如题所述

扶苏(?—前210),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秦始皇长子,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
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始皇偏执的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
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使扶苏成长得与众不同,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弗如。他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
人物生平编辑
据说扶苏其母是郑国人,

扶苏
喜欢吟唱当地的流行情歌《山有扶苏》,秦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
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秦始皇偏执的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
扶苏的长子子婴在胡亥死后被赵高拥立为秦王,是为秦三世。而其长女则嫁于秦末著名将领章邯。
见于《史记·李斯列传》[1]

2葬处编辑
在陕西省绥德县城东雄伟的疏属山巅之上,

扶苏墓[2]
耸立着一座独立、长方形的封土堆,底边长30米,宽6米,高8米,它就是“天下名州”的重要名胜古迹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太子墓”的扶苏墓。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绥德至今还流传着扶苏敢于直谏、精忠报国、蒙冤屈死的悲壮故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和胡亥等人假传诏书逼扶苏自杀,扶苏接到假诏书后,心里明白,这绝不是父皇的旨意,一定是朝廷里发生了政变。但扶苏为人宽厚仁义,不愿背礼。他强忍心中悲愤,跨马出城,任马驰骋至古城南二里许的芦家湾村前石崖下,面壁痛哭,泪干泣血,声竭呜咽,最后引剑刎颈而死。扶苏死后,他曾血泪泣诉的石壁间流出许多泪泉,点点滴滴,如泣如诉,后人便以“呜咽泉”来形容此泪泉景观,芦家湾村也更名为“呜咽泉”村。至今呜咽泉水不断,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凄美的传说。
扶苏生前府邸也建在疏属山巅之上,

扶苏墓
墓冢紧傍遗址而建。墓区占地6800平方米。1956年,扶苏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绥德城内,扶苏墓和蒙恬墓遥遥相望,似乎还在保卫着边关的安宁,诉说着二人精诚团结,逐匈奴、筑长城、修驰道的卓著功劳。唐代胡曾作诗一首:“举国贤良尽垂泪,扶苏屈死戍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当年恨李斯。”这座没有任何修饰的古朴墓冢,不禁让游览至此的人们肃然起敬,哀思不已。这千古遗憾在历史的长河中将会被后人铭记在心,忠魂永驻。

3后人纪念编辑
陕西咸阳、西安等地区皆有奉祀扶苏的庙宇。一般以蒙恬、秦王子婴配祀,称“秦王庙”。

4家族成员编辑
父亲:秦始皇嬴政
弟弟:秦二世嬴胡亥
儿子:秦三世嬴子婴

5轶事典故编辑
敢于直谏
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使扶苏成长得与众不同,他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不如。他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侯生、卢生等人议论皇帝,并双双逃走。秦始皇听到消息后极为愤怒,下令御史进行追查,把460多名术士全部“坑之咸阳”。身为秦始皇长子的扶苏不同意父亲焚书坑懦的举措,多次上书谏议,劝阻秦始皇。他认为“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希望皇帝明察秋毫,赶快中止错误的举动。扶苏的劝谏触怒了秦始皇。被秦始皇派到北方,在上郡蒙恬的大军里面锻炼。[3]
被害身亡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冬,

扶苏
秦始皇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时不幸病逝。[4]秦始皇临终以前,曾为玺书召令扶苏至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但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阴谋篡改始皇帝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即皇帝位。同时另书赐蒙恬和扶苏死,并“数以罪”。胡亥的使者奉书到上郡,扶苏打开诏书知必死无疑,遂准备自杀。大将蒙恬曾经起疑心,力劝扶苏不要轻生,“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但扶苏为人宽厚仁义,不愿背礼,说:“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旋即自杀于上郡军中。 扶苏素有贤名,民间尚不知扶苏已死,或有言“少子,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于是后来陈胜、吴广起兵反秦二世之时,便假称公子扶苏,以号召响应者。(此事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史记· 陈涉世家》中有明确记载。)
对于扶苏的死有多种说法,许多人对史书的记载持怀疑的态度,至今尚未定论。
一部分人认为扶苏识破了赵高等人的计谋,只是因为天下初定,不愿挑起战争,也不愿和自己的兄弟兵戎相见,避免不必要的争端,才毅然自尽。但扶苏这种做法相对来说是不正确的,如果他成为皇帝,那中国的历史恐怕就要重新改写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08
扶苏,(前241—前210),秦始皇长子,嬴姓,名扶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扶苏。一称公子扶苏,或扶苏公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6-08
嬴扶苏,史称公子扶苏
第3个回答  2014-06-08
应该是扶苏追答

本人努力升级中满意请采纳,不懂请追问

第4个回答  2014-06-08
扶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