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如何建立?有何意义?

лл

学习型是社会发展形态层次上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它超越了传统工业社会的模式,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为其深厚的生存背景和发展空间,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表现为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是对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一种理论描述,是指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就像是坐标上的两个数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从两个维度标示了人们的学习与其生存、发展的关系。

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

如何建立:

1、学习型社会要求学习行为的社会化和普遍化,它包括学习型公民、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等内容。

2、要求学习行为的持续性和长久性,个人要终身学习和教育,企业要不断学习与变革,国家要始终保持竞争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

3、创建学习型社会,要大力加强国家信息网络的建设、改善知识传播的技术条件;创造鼓励学习,促进创新的文化氛围,培育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观念和机制。

意义:

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

扩展资料:

当代人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或关键能力

(1)算术与识字能力;

(2)数学、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能力;

(3)外语;

(4)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5)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

(6)社会能力;

(7)创业精神;

(8)大众文化。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进一步简明地提出了终身教育必须建立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个支柱上,这四个支柱也可以视为一个人四个方面的素质或能力。

其中特别是学会学习的能力更是一项核心能力,学会学习也就是学会生存,学会创业,学会创造,学会发展,学会适应并跟上时代前进和变化的步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习型社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6

学习型社会是对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一种理论描述,是指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

建立方法:

1、要加快教育体系的制度建设。我国政府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国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扫除文盲。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到消除文盲,这将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

实现这一目标,再加上同一时期其他教育的发展,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将提高到10—11年左右。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各级政府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要政策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为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

2、要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的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劳动、知识、人才、创造,都离不开学习。在全社会要形成一种尊师重教、崇尚知识、奖掖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努力学习为荣,以锐意创新为荣,以积极进取为荣,以创造性劳动为荣。全民学习,人人学习,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人才整体性资源开发,这样我们就能把众多的人口造成的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意义:

1、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科技和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在人。可以说,谁掌握了知识和人才,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2、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善于学习的民族才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扩展资料:

党的十六大已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应当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认真学习理论,深入研究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扎实做好工作。根据前面的分析,应把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网络),作为建构学习型社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各项创建工作做好了,就是为形成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架设桥梁、开辟道路。在这项工作中,党委政府是创建学习型城市及各类学习型组织的领导主体,各个部门是分工负责专司某项创建职能的管理主体。

其中教育主管部门则是各类教育的综合归口部门,基层政权组织、自治组织及单位则是创建工作中组织实施的主体;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上下各方协调沟通,统一部署,分工落实,为实现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习型社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时评:建设学习型社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5
什么是学习型社会?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学习型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那么,我们致力于追求的学习型社会究竟有何特征,我们又从何入手来构建学习型社会呢?   (一)以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实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与完善,这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内涵。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两个本质一致互有联系又相区别各有侧重的概念,终身教育更多地强调国家或政府及其教育机构给公民提供教育机会和教育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人生各个阶段多种多样教育的需求;正因为这样,《学会生存》强调“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终身学习则强调公民个人是学习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在学习里比在教育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现,而这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学习不仅是一种人权、人的权利,而且是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终身学习强调人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责任性,人的态度和动机,人的潜能的开发和人的完善。可见,终身学习比终身教育对于人的发展与完善处于更高的境界。终身学习将成为我国和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特征。全民终身学习基本形成之时,也就是学习型社会实现之日。全民终身学习全面有效开展之时,即是人人皆学之邦的学习化社会实现之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引导社会成员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步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思想基础。具体地说,要把起点教育、阶段教育扩展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把学校教育扩展为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由重正规教育、学历教育转变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并行并重;把终身教育扩展并提升为终身学习,完成个人同他自身关系的根本转变:即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既是人应当享受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人必须对社会及自身承担的义务与责任;教育、学习既是社会的需要,职业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的生命价值的一部分;由学历社会走向学习社会。   要把培养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放在重要地位。欧盟执委会于2002年6月发表了《欧洲终身学习品质指标报告书》,为适应当代信息社会的诸多挑战,概括了当代人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或关键能力:(1)算术与识字能力;(2)数学、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能力;(3)外语;(4)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5)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6)社会能力;(7)创业精神;(8)大众文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进一步简明地提出了终身教育必须建立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个支柱上,这四个支柱也可以视为一个人四个方面的素质或能力。其中特别是学会学习的能力更是一项核心能力,学会学习也就是学会生存,学会创业,学会创造,学会发展,学会适应并跟上时代前进和变化的步伐。   (二)以制度创新为关键,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及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这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组织基础和社会依托。   如果说,观念转变是先导,那么,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就是关键,制度建设与各项具体的教育改革相比,更具根本性、长远性和稳定性。只有制度的创新和建设抓好了,观念转变的成果才能落到实处,并通过制度的创新和执行推动教育的持续发展。学习型社会是未来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终身教育体系则是学习型社会的结构特征和根本制度。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应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建立高度开放、四通八达、进出方便、充满活力的制度体系。   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点是:    ——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主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以青少年和成人为主要对象,以教育的现代化为主要内涵,以制度化、结构化、组织化为主要特征,以正规教育、学历教育、教育机构教育为主体,同时又具有开放性的一种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则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贯穿人生全程,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涵盖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和终身学习,以学习型组织网络为基础,以非正规教育为主体,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和设施,更多注重把教育、培训、学习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紧密结合,致力于为人的终身发展和完善服务的一种教育体系。 很显然,终身教育体系的外延比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为宽泛,教育的内涵和侧重点则有所不同。这里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终身教育体系并不排斥和否定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相反,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仍然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干部分。《学会生存》精辟地指出:“学校,即向年轻一代有条不紊地施行教育所设计的机关,在培养对社会发展有贡献并在生活中起着积极主动作用的人方面以及在训练人们适当地准备从事工作等方面,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我们废弃了学校,不把学校当作教育的一个主要部分(纵然不是唯一的部分),这就等于我们不让成千上万的人受到达种可使他们系统地掌握知识的教育。尽管人类的文化并不限于知识,但知识在今天依然是文化的有机的和不可缺少的部分”。二是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和高度看问题,那种把学校教育等同于整个教育,视学校教育为唯一教育,把人一生分成两段:前半生用于教育,后半生用于工作,接受一次学校教育管用人的一生等等陈腐的观念和主张,以及那种轻视甚至鄙视非正规教育的做法和态度,应当旗帜鲜明地加以批判和坚定不移地予以摒弃。    ——沟通教育世界和劳动世界的联系。学校教育都应有序地向社会、社区开放,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组织机构教育相互沟通,资源共享的制度;青年和成人都应该有许多实践机会把教育和劳动结合起来;建立回归教育制度,支持青年乃至成人比较容易离开工作岗位,重新进入教育圈子学习;建立教育带薪假制度,明确规定雇主有义务让雇员参加一定的脱产学习、半日制学习,或从事技术创新乃至科学研究。 ——把正规化的和非正规化的教育结合为一个联贯的教育体系。在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一切人为的、过时的障碍都应加以革除,尽可能建立“零障碍”沟通,并着手建立在非正规教育机构乃至非正式教育场合获得的学习成果的认证制度,以及与正规教育沟通或互换的制度。    ——正规教育体系的内部也必须建立开放的、相互沟通的制度。“一个全面的开放教育体系帮助学习者在这个体系中能够纵横移动,并扩大他们可能得到的选择范围。”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应有许多机会从一种教育类型转到另一种类型,能够方便地进入不同的阶段,又能在不同的点上离开;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每个人可以选择继续学习或从事实际工作,学生不一定完成传统的正规教育以后再接受高等教育;这个体系应具有弹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媒体、学习场所、学习时间。    ——以各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如果我们从系统论的视角审视一下,就会发现建构终身教育体系并形成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要素或环节组成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这是不同层次的要素;如果对学习型组织细分一下,还可包括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学校等;现在重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以后视条件还应创建学习型农村,这些都是不同类型的要素。我们这里姑且把这一组织群落称之为学习型组织网络,由于这些纵向和横向要素的内在本质联系,共同构成学习型社会的社会系统工程。从理论上看,这是由学习型社会引伸出来的一组系列概念,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支撑;从实践上看,又是建构学习型社会的一组目标体系或目标群集,构成这个宏大社会系统工程纵横整合的结构链。 这里有一点需要指出,我们把学习型组织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不仅是具体内容的变化,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过去我们(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经常强调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前沿阵地和主要实践领域,对不对呢?并没有错,但一个不可忽视的缺点是,我们的思维层次还停留在一些具体的局部的问题上。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问世以后,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是必须学会系统思考,他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们在考虑建构终身教育体系时,把学习型组织网络作为基础,不仅可从一个重要方面把终身教育体系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加以区分,而且可把各种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整合起来,组成一个组织体系(系统),这不是否认或排斥成人教育,成人教育仍然是这个主体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我们却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能够从整体上系统地思考和把握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清晰的思路。    (三)学习型社会既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和相对水平,又是一个持续创建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持续扎实地开展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则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现在党的十六大已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应当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认真学习理论,深入研究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扎实做好工作。根据前面的分析,应把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网络),作为建构学习型社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各项创建工作做好了,就是为形成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架设桥梁、开辟道路。在这项工作中,党委政府是创建学习型城市及各类学习型组织的领导主体,各个部门是分工负责专司某项创建职能的管理主体,其中教育主管部门则是各类教育的综合归口部门,基层政权组织、自治组织及单位则是创建工作中组织实施的主体;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上下各方协调沟通,统一部署,分工落实,为实现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要搞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理论,开展理论研究。鉴于学习型组织理念多来自国外发达国家一些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或一些企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理解、消化这些理论,掌握其精神实质,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现在人们欣喜地发现,在一些试点实践中,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课题(理论)研究和试点实践结合,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结合,力求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建构理论。在工作步骤上,实行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经过试点,逐步推广,注重实效。 目前在工作中,有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习型组织的标准掌握和实施检测问题。这里也可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经验,如欧盟执委会于2002年6月发表了《欧洲终身学习品质指标报告书》,该报告书工作小组成员,来自35个欧洲国家、OECD以及UNESCO的代表,自2001年初定期开会,考量终身学习的复杂性,据而从中找出15项最具代表性与适当性的终身学习品质指标,涵盖四项范畴:知识、技能与态度;途径与参与;终身学习资源;策略与制度。美国迈克尔J.马奎特所著《创建学习型组织5要素》,则给出了“学习型组织测评表”,共分学习动态、组织变革、授权赋责、知识管理、技术应用5大项50小项,最高得分200分,得分越高说明该组织作为学习型组织的特征越明显。我国一些地区对学习型组织的标准以及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但认识理解不甚一致,难免在标准及具体指标的掌握上失之宽严不一,或比较粗糙,甚至重要指标的缺漏。笔者建议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统一领导,分工归口,调查研究,综合概括,特别是可以组织各有关方面专家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统一基本标准,提倡创造特色。至于学习型城市的标准及评价认定,应在更高的层面进行管理监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7-03

一是什么是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是对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一种理论描述,是指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

学习型社会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里程碑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特别强调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两个概念,把学习型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和追求目标。从此,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就在国际社会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许多国家、地区、社会团体推进和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原则,成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如何建设学习型社会

1、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我国正逐步建立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职后教育与培训相互贯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终身教育体系。

2、做到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①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

②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 “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每个公民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型社会,学习是人们的强烈愿望和实际社会的“第一需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

3.国家也要为人们的学习提供物质条件和手段,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每个公民随时随地地接受教育。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意义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形态层次上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学习型社会超越了传统工业社会的模式,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为其深厚的生存背景和发展空间,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表现为学习型社会。

(二)学习型社会是与体制创新相适应的社会体系 

创新是学习型社会发展的灵魂,体制创新必然推动社会持续变革,变革是学习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任务。

(三)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人们新生活的家园 

学习型社会为21世纪的人们获得全面发展、活出生命意义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各类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

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厦,必须有许多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个体作为基石才能建成。

(五)学习型组织是更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组织模式 

学习型是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学习型组织管理的机制和模式。

第4个回答  2023-11-24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问题重重,如何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一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1.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与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现阶段,在中国的整个就业层面中,存在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而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的现象,劳动力的结构失衡与素质较低的问题凸显出来。由于缺乏专业的劳动力与高技能的技师,导致生产资料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虽然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与高精尖的人才可以对外引进,但大批的技术工人与高级技师还需要职业教育来培养。而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其重要性并没有被突出强调出来,因此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不重视。2.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未充分体现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步伐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础。而职业教育作为不断提高个体职业技能与素质的教育形式,应该致力于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与务农技能,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但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并没有大范围地渗透到农村中,因此无法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二 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1.具有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与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行业等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要求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要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在其办学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和前提、以社会资源为依托、以岗位要求为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具有职业教育风格与特点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中高级实用型人才。因此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采用灵活办学的方式,开设市场急需的专业,拓宽学科知识的范畴,满足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2.职业教育要突出其终身教育的属性与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持续进步,尤其是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开始显现出来。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个体形成某种专业技能与素质的教育,必然成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随着世界范畴内各种新工种的出现,每一个劳动者均面临着知识更新的压力,提高技能、更新知识成为劳动者重点思考的问题,而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个体形成专业技能的途径,要突出发挥其作用,将终身教育的价值理念渗透到社会发展过程中,强调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属性的价值。3.依靠政府,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首先,职业教育要形成先培训后上岗的招录体系,优先录用已经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的技能性人才,全面规范职业证书的认证制度。其次,要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充分保证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的有效实施。再次,要建立配合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与产业转型的保障性制度,保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推动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要强化学分制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应用,建立并完善半工半读的基本制度。最后,还需要推动职业教育中关于贫困家庭的救助制度的完善,帮助这些学生完成技能培训,实现就业。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在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其基础性作用体现不明显、技能培训的基本价值无法充分展现、培训内容与培训范畴相对较浅等,这些问题与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市场的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强化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专业化技能型人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