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校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如题所述

1.音乐专业课:俗称主课,如师资专业,音乐专业,戏剧专业.....与高考音乐课差不多,但由于有一大部分学生刻苦努力,教师的辛勤工作通常能取得相应的实效.2.音乐公共课:俗称副课,一般说来是与音乐没有直接联系的专业班级开设的,每周一节,与体育课差不多,但是教学难度比体育大得多,由于很多学校没有条件完全不开音乐课,加上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职业学校的音乐课很容易因为老师上不下去而中途夭折.上好职业学校的音乐课的确不容易,对学校和教师都有一定的要求:1.音乐专业课: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劳动者,所以教学特别强调学以致用甚至要立竿见影,学校如果非常开明直至开门办学,让学生多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会使教学如虎添翼,效果显著. 老师除了具有相应的业务素质外,本身应是一个职业音乐人,给人的感觉好象是一个兼职老师,这种类型的老师站在职业教育的讲台上本身就是对学生营造的一种职业环境,会使职校的音乐专业课更为形象,生动和直观!!2.音乐公共课:俗称副课是不争的事实,上好音乐公共课更为强调学校的开明和精明,学以致用甚至要立竿见影更不容忽视,广义的职业教育要求现代职业人具有全面的职业形象,特别是求职应聘的时候,有什么能比演唱一首歌曲更能证明自己呢?扶持音乐课更要扶持音乐老师,要给初次任教的老师一定的时机来总结和提高,不要因为音乐课是副课而随意取消或摊派其他与音乐无关的临时任务. 音乐公共课的老师应跳出三界外实施教学,要求教师有极其热烈的亲和力,善解人意的人情味,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现代前卫的职业意识,全面发展的音乐素质,自如流畅的表演才能......因为职校的学生不比普高的学生,不听音乐课就睡觉或看书. 职校的学生不听音乐课就意味着老师要"自动下课"!!在中职学校,学生是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的,作为“副”科的音乐课,一般不被学校和学生重视。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普遍文化素质较底,如果再按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走下去,学生们定会感觉索然无趣。为了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对音乐课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充分利用学校高科技的先进设备,在音乐课中引入了不仅引用现代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同时在选材上也扩大选择范围。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觉得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点滴想法,若有不当请多指正。 一.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应用是重要手段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通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之一。音乐课件制作,是时代的要求,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个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所以,多媒体教学对于音乐课就具有特殊意义。我校每个班级都有电视机,并且还配备相应的设备。这样我就可以运用电脑、网络收集资料经过精心地选择、编辑、合成,制作成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一个个多媒体课件,进而,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到音乐课的教学之中,这样,音乐课就成了声、像、情并茂的富有魅力的课,它就能把学生由原来无所谓一直要讲话吵闹的课堂,变得鸦雀无声全神贯注起来。这就是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凭借它的声频效果和视频效果在音乐课中能充分地展现音乐这双重艺术的魅力,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不仅能使学生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因此,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音乐教学,对每一位音乐教师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需要不断探索。对职业学校的音乐课而言,它显得更为重要。 二.提高教学效果音乐内容要选择得当 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就目前中职技校音乐的教学现状来看,除了一些学校使用上海音乐出版社发行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艺术欣赏》教材外,我们大部分学校的音乐教材是音乐老师自己制订的校本教材。所以,选材非常重要,好的选材在教学效果上将是事半功倍。在选材方面,除结合课本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口、动手去完成老师所设置的学习内容,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非主课的音乐课,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我讲京剧时,就会先放时下很流行的陶吉吉作品《苏三说》,以及王力宏的专集《盖世英雄》的单曲给他们作对比欣赏,引发出中国的京剧艺术。这样学生们不仅看到和听到偶像将古典艺术和现代流行元素巧妙结合的精彩演绎,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不断的提问和视觉的带动下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京剧文化,也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对京剧的学习兴趣。于是,同学们对京剧不仅有了新的深刻认识,对于传承和加深对我国的民族文化的感情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适当地加入时尚因素。我们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喜欢时尚。因此,在内容选材上适当地加入时尚因素是必要的。为此,我大胆尝试精选一些歌星演唱的内容健康的歌曲和流行乐器进入课堂。我们的学生面临着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走上社会,可能他们在文化课上水平不高,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音乐听辨能力还是有广度、深度的。如:在选择乐器教学时,就把大家喜欢的萨克斯带入课堂。课堂开始就用人民币的头像标志作引子问:世界上只有哪个国家把乐器印在纸币上?或者问:在休闲场所我们会经常听到哪种乐器演奏的乐曲做背景音乐?导入新课。前者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后者则是很多同学都能马上脱口而出的时尚乐器,学生很快就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而把萨克斯管的历史、构造介绍给大家,还听了《回家》、《茉莉花》名曲及改编过的流行乐曲等;我们还专门开设吉它课,我把电吉它、电贝斯也融入其中,相互比较,从音高音色、构造功能方面给学生一种展示,并赏析了如名曲《爱的罗漫史》以及罗大佑的《童年》、老狼的《同桌的你》等校园乐曲。同时在介绍歌星时,我把他们的歌声和成功的不易一并带给学生。例如:讲“周杰伦”时,介绍他虽然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走上社会后做侍应生的工作,从没上过一天音乐学院,全凭他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有蜗牛一样的精神,在一次次被别人退回作品的情况下,最终成功红遍大江南北。对于我们中职技校的学生来说,他这种奋斗精神,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和毅力是值得学习的。这样进行教学,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三.提高教学效果要动静结合 要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教学不能让止步于他们做在座位上——“听”,还要让他们离开座位——“动”。“动”分三种。第一种是“跳”,“跳”是指跳舞。中职校的音乐课基本上以欣赏为主,不象中小学教材设计以“动”为主,老师也容易调动气氛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唱唱跳跳,内容丰富。所以,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如果设计不当,会容易造成课堂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甚至成为很多同学的睡觉课。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情况出现,我就想出一些办法。比如:让同学们欣赏蒙藏音乐时,就先放几个舞蹈片断让同学们根据舞蹈让学生辨别出不同民族风格的作品。然后再用韩红或者是腾格儿的美妙歌声将学生带进入意境,激发出学生想要载歌载舞的愿望。最后,回放前面欣赏过的舞蹈片断并教和带动全班同学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让他们试着走出课桌,在预先设置好的空地上边听边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大家载歌载舞,姿态各异,跳得十分开心,整个教室成为歌舞的海洋。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二种是“唱”。让学生离开座位唱,勇敢的拿起麦克唱出自己心理的歌,那就是班级卡拉OK!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足够的自信心,还可以及时个别纠正使得学生唱歌的音准、节奏等个人表演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在他们个人形象上也可以加以指点为今后择业面试做铺垫。当然,还可以发现歌唱人才,为自己的校合唱团创造和选拔后备军。这不但锻炼了他们的个人技能,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充分的学习音乐的兴趣。第三种是“讲”,离开座位走上讲台学做老师——讲课。这种方式在充分调动爱好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能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特别是一种由学生转换成老师角色的荣誉感。现在的中职生,他们有时比普通高中生更渴望有展示他们才华的舞台,哪怕是小小的教室,一句有力的肯定就足以让习惯了批评和平庸的他们激动很久,甚至是改变他们今后的学习态度。我一学期会安排几课时专门给学生留一刻到二十分钟时间,让学生来上课,讲他们自己平时喜爱和知道的音乐,或单独或小组担当下节课的老师。一周的准备时间,老师可以辅导。要求——只要你拥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敢,教学内容健康向上。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要和学校文化活动相结合 我校每年有一次大型文艺活动,学校非常重视这次文艺活动,进行评比并列入班级和班主任考核中去。同学们班级的集体荣誉感非常强,班主任也很重视和支持,这样同学们上课就特别的认真。我针对这两个活动,就会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到班级里去。如:歌堂的边听边舞,我就是有意识的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讲解几个有代表性民族舞蹈的特点,这样不仅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舞蹈,还可以帮助他们在今后文艺汇演的选材上有较明确的方向。班级卡拉OK,把声乐教学融入课堂,规范他们的发声方法及相关技巧,教授各班不同的合唱歌曲等。这样一来,就有可以辟免,学生舞蹈千篇一律街舞,学生合唱歌曲大部分选《明天会更好》《同一首歌》等重复歌曲,同时学校也做到“班班有不同风采舞蹈”、“班班有不同的美妙歌声”。 五.让音乐的思想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力手段当今社会,流行音乐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是极其大的。诚然,多数流行音乐作品是好的,思想内容是健康的。但是,不可否认也有少数消极颓废、甚至内容腐朽的流行音乐作品。如音像画面过于激情,用词过分暧昧等等,这对于分辨能力差的青年学生危害很大。因此,音乐教师在选择内容教学时,必须把内容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必须选择思想健康的音乐作品。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则应该旗帜鲜明地激浊扬清,用好的健康的音乐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如:在介绍BEYOND时,问:同学们为什么家驹离开我们十五年,他唱的歌曲仍在同学们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师生总结得出:除了歌声优美外,更重要的是歌中的内涵。他们的歌曲涉及了非洲种族差异、弱势群体等许多题材,但每一首都蕴含着一种积极和坚韧的精神,让人在听他的歌声时,从心灵上得到一种震撼,因此BEYOND的歌声和精神在我们心中永不消失。 总之,我在职业学校的音乐课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不仅是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制作精美、动人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兴趣,还是课堂结构动静结合的安排等等;其实我个人认为教学无定式,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学工作者,在不断提高个人音乐教学水平的时,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音乐领悟力、鉴赏力,带领他们走入神秘、色彩斑斓而又动人的音乐殿堂。总之,讲学生喜欢听的课,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我作为艺教工作者的最大理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