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中语文题

请综合评价“渔夫”这个意象的内涵
题外话:这道题是挂在《渔夫·楚辞》这篇文章下的,要我们根据课外一些采用渔夫这一意象的文言文来阐述。饿很不好意思,本人有点懒,懒的去查资料,就拜托各位大神显各路神通了。
恩,能不能话多一点,两个字写上去不光我很尴尬,我老师也会翻白眼的
还有么?越多越好

“渔夫”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在《庄子·渔夫》一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夫父。作者具体写了渔夫跟孔子的答对,结果是孔子“对渔夫礼拜有加”。这一典故在《论语》中不见,显然是作者把他作为自己思想的代言人来攻击儒家。但这篇文章中的渔夫形象并不丰满,因为作者只是单纯描述了一段论辩性语言。

最早确立”渔夫“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的是《楚辞》中的《渔夫》一篇,作者假托屈原。后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实的,就全文收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见高中课文六册《屈原列传》,作品中,作者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含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夫”的形象。渔夫见了屈原便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当听屈原用“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来回答自己时,渔夫是这样说的:“世人浑浊,何不掘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他巧妙地接过屈原话中“清”“浊”“醉”“醒”的比喻,就势加以生发,引出“掘泥扬波”“哺糟啜醴 ”的新比喻,试图用迥然相反的人生来开导屈原。屈原是一个奉行“杀身成仁”的积极入世者,而国王的专制统治体系,则使他的理想屡屡受挫;而“渔夫”这一形象,则是一个持顺乎自然、随遇而安态度的高蹈时俗之外的高士。他开导屈原不要执着于是非之争,要效法圣人“不凝滞于物”,代表的是一种道家的处世思想,“渔夫”的形象已不再是一个以打鱼为生的人,他劝导屈原的话以及在“鼓槌而去”时唱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浊兮,可以濯我足”就证明了他不是一个等同于一般渔夫的“渔夫”,而是一个有一定学识的隐士,这种隐士,“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知其可为亦不为”,显然是道家“顺应自然”思想的反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04
隐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