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6

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的思想感情。

原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具体原文如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是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登飞来峰》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当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最后两句诗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8
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的思想感情。
原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具体原文如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3个回答  2019-07-01
看教材全解感觉读题天地图地铁的若素
第4个回答  2021-01-0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