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1949年到1957年
改造旧教育,建立新教育。这个阶段我国进行了三次学制改革,即1951年、1953年和1955年的改革。这三次改革主要围绕课程设置、教学时数、考试方式等进行,目的是让新中国的学制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
二、1958年到1965年
教育大跃进。这个阶段我国进行了两次学制改革,即1958年和1962年的改革。这两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调整,增加了生产劳动和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1966年到197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个阶段我国学制遭到严重破坏,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四、1977年到1985年
恢复和整顿时期。这个阶段我国进行了两次学制改革,即1977年和1980年的改革。这两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恢复和整顿被文化大革命破坏的教育制度,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调整,加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五、1986年到2000年
改革开放深化时期。我国进行了多次学制改革,如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的《教育法》等。主要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制度。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调整,加强了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
六、2001年至今
新课程改革时期。这个阶段我国进行了多次学制改革,如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4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等。这些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建立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