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时,常产生一些心里的不适应,有些迷惘忧虑,请问大一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请根

许多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时,常产生一些心里的不适应,有些迷惘忧虑,请问大一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请根据自我经验,谈谈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从外部环境角度讲,就很显而易见了,生活环境、集体生活、远离父母。。。。。。
从心理角度讲,是因为想“改变”,经历了那么久的初中、高中学习生活,厌倦是在所难免。加上美好的憧憬,似乎大学生活应该是快乐、悠哉、有激情的。
从我的角度看,有句话叫: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因为想变,所以要探索,探索未知的领域;又因为未知,所以迷茫。至于忧虑,恐怕除了学期末,很少有学生会对学习忧虑了。
就现在的大学,我觉得“不变才是最好的变”,以不变应万变。如果你不是特别好的魄力、没有非常的必要,还是不变的好。
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文凭就如同十年前的高中生文凭。对于大学生来讲,还是尽早的明白:学习才是王道。这一点大四的学生就业时感受最深,那些社团活动经历、优秀学生干部奖状其实在用人单位眼里真不如A4。重点的重点还是那张7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1
个人感觉这与高中时和大学生的生活节奏突然改变了有很大关系。高中时,升学压力大,大家都在忙着备战高考,大家都在忙。上了大学后,突然多了那么多的自由时间,不知道怎么分配了,不知带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甚至有什么会随主流,去做一些高中时认为不是好学生该做的事。而自己整天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又感觉对不起良心啦什么的。其实,正是因为有以上想法的才是好学生,才会想着去解决问题。
其实,只要给做一个规划就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了。有些人说大学生学的很多知识在工作以后基本用不到了,其实我还是建议你好好的学,因为大学,我感觉,重要的不是学习的内容,而是学习方法的掌握,而好的学习方法只能通过自己不断地自学才能找到。我建议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识,因为此类知识的学习跟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关系。说句功利性的就算为了那笔诱人的奖学金,也不枉好好学习了,呵呵。。。
另外还可以发展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个兴趣社团什么的,可以多认识一些人,挺好的。
第2个回答  2013-11-01
是因为环境变了,人都有一种认生的意识,这种意识生之俱来,而且大学和高中的不同就是你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所以要调节这种情况就要想办法该怎样花掉自己空闲的时间,去看看书,运动,和新同学聊聊天,多结交几个新朋友,这种情况很快就会过去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追问

谢谢你

追答

没事,应该的,我当年刚进大学的时候也这样。如今转眼之间毕业两年了,真心很怀念那一段美妙的青春岁月

追问

😊

呵呵

第3个回答  2013-11-01
生活都是自由支配 要学会自己以后走的方向追问

1000个字

作业的

追答

自己搞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