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跑调怎么办?教你快速解决音准问题

如题所述

唱歌“跑调”大致有以下这三种情况:

1、没有能力掌握音与音之间在高音上的相互关系即使是随着原唱也唱不准音,甚至根本不成调,这种生理病态型的“五音不全”,就是通过严格训练也难以矫正,但这类人也不多。

2、缺乏严格的听音练习和视唱训练,加之音乐记忆力差,听觉迟钝,识别音准、节奏困难,但生理上并无缺陷。这种情况是“缺乏训练型”,大多数由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的。

3、由于变声期的声带变化剧烈,不易控制而出现的“跑调”,这种情况是“暂时失控型”,常常时而音准,时而音不准。这个时期只要注意少唱或者小声唱,多听,在老师的指导下保护好嗓子,正确渡过变声期,是可以把音唱准的。

怎样训练音准呢?

1、多记。音乐是在实践中展开的,在培养学生听觉能力的同时还要锻炼对音高的记忆。如在各种调式音阶中,主和弦和主音是调式的稳定音级,主音的音高代表了某个调的高度,只有牢记音高,才能在唱歌过程中注意保持这些音的音高,从而达到音的准确性。具体的方法有听音记谱,听几对音乐短句能辨别其中的主要旋律等等。通过音乐记忆,逐渐积累音乐语汇,把学到的音乐长久的保存起来,这些对音准的训练都有很大的作用。

2、多听。音乐是听觉艺术,听音乐是进行音准训练的重要途径,其效果有时比练唱好。除了音乐课上进行的听唱、听辨、听写、听记、听赏、听评等听觉训练外,课外还可以通过录音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多听。集体练唱时,自己唱轻点,多听别人唱的音高。这样平时不断地感受音乐,日积月累,就能培养出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

3、多唱。在多听的基础上,多唱些基本练习 (各种调式音阶、音程和合唱) ,注意音高的准确性,这样听唱结合,效果会更好。如用“互帮法”,视觉和听觉相互结合法来矫正音准。借助于汉语拼音的音调来解决八度内跳进音程,如 (la或mi)跳跃视唱,这样使自己在视觉和所觉上对八度内的音高有所辨别,从而达到唱准确。另外还可以用“一音辅助法”进行训练,就是定一个音,然后找上、下相邻的音来训练。

4、多奏。学好基本的乐理知识,学会一门乐器演奏。若能演奏一件有固定音高,携带方便的乐器,如口琴、笛子、竖笛等,则更有助于音准的训练。

5、多找。设法去发现自己唱歌时对音准发声偏差的如在练唱一首歌曲时,可以停顿确切位置和原因。几次,核对音准。另外在练唱上要注意,气息过猛也容易使音偏高,纠正偏差之后应将正确的音高加以巩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