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型煤化工?

发展前景。

“煤化工”最近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里,是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加强东西互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意见》,要求“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建设大型煤化工基地”。 地方上,内蒙古提出了“到2020年把内蒙古东部地区建成国家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的目标,并初步规划在东部地区建设呼伦贝尔、霍林河、锡林浩特三个国家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 其他地方也不甘落后,新疆、山西、安徽、云南、宁夏、河南等省区也纷纷抛出壮语,积极筹建世界级煤化工基地。 这不禁让人想到三年前传统煤化工的窘境。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煤化工分传统和新型两种,传统的涉及煤焦化、煤电石、煤合成氨(化肥)等领域,新型煤化工通常指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烯烃四种。目前国内传统煤化工已有很长的历史,新型煤化工才刚刚起步。 2004年以来,传统煤化工开始过剩,发改委的文件指出,根据各地在建和拟建项目情况及未来市场需求预测,2010年电石和焦炭产能仍将大大高于市场需求。 产能过剩将会引发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产品的价格下降,经营风险显著上升,因此,国家政策已经将其列为限制发展的范围。化肥市场有限,已经饱和;焦化也受到国家的限制。 正当所有的舆论都对传统煤化工喊停的时候,峰回路转,新型煤化工开始进军。随着国际国内投资者纷纷进入,新型煤化工开始从实验室走向生产。 陈亚飞建议一些做传统煤化工较成熟、规模大的企业逐渐向新型产业发展,积极走出去,充分利用已经具备的技术、人才、管理优势,采用参股、控股等形式与西部煤炭富足地区进行合作,同时与科研院所联合,寻找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做好前瞻性准备,培育新的产品,慢慢转型。 新煤化工时代 目前在建的新型煤化工项目有30项,总投资达800多亿元,新增产能为甲醇850万吨,二甲醚90万吨,烯烃100万吨,煤制油124万吨。而已备案的甲醇项目产能3400万吨,烯烃300万吨,煤制油300万吨。 从市场上看,石油资源短缺,油价一直高位运转,以煤化工产品替代石油是一种趋势;从战略上看,石油是战略资源,1/3靠进口,而且存在有钱买不到的情况,储备石油很重要;从成本上看,4吨煤一吨油,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并且,在探明的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4.3%,“缺油、少气、富煤”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发展煤化工是必然选择。 一个新的煤化工时代已经诞生。 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新型项目也是各有利弊。企业新一轮抢滩煤化工领域,存在很大的技术和资金风险,每个企业只能自己衡量,两者相利取其重,两者相害取其轻。其中,煤制甲醇、二甲醚已经投产,产量也位于世界前列。甲醇盲目发展的势头逐渐显现,继续发展下去,到2010年甲醇供应就将明显过剩。另外,甲醇在替代交通领域原料上,存在热值低、机械腐蚀性等难以克服的问题,所以关于甲醇汽油的相关国家标准迟迟不能推出。 发改委在2006年7月就曾发文:不再批准年产规模在300万吨以下的煤制油项目、100万吨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60万吨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 与甲醇的担忧不用,同是替代交通领域的材料,二甲醚却更为专家所认可,二甲醚是民用市场上最为成熟的替代燃料。发改委出台的关于煤化工产业管理意见上,也明确的将二甲醚定性为具备前景的能源替代品,适合中国能源结构的燃料。 煤制油和烯烃尚处在工业化试验和示范阶段,徐斌说,“还存在技术和工程上的风险”。 陈亚飞说煤制油是个高利润行业,只要原油价格在每桶40美元就赚钱,由于国际石油价格高位运行以及石油的稀缺性,煤制油等能源替代性的煤化工有巨大利润空间。 “煤制油只有我国和南非在做,只要有一条生产线成功,就是了不起的进步。”徐斌说。 煤制油和烯烃不是中小企业能做的,只有神华、兖矿等大型企业集团才能真正进军这些领域。按照国家不低于300万吨以下的要求,一万吨要一个亿的投入,一个项目至少要300亿元。 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是神华集团。2008年正式投产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备受关注,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煤直接液化技术,由神华集团自主研发。规划规模500万吨油/年,一期工程的第一条生产线为100万吨油/年,已被中国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列为煤化工示范工程。除了内蒙古外,神华在宁夏、陕西等地也有煤化工项目,年产52万吨煤基烯烃项目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以煤为原料生产聚丙烯的大型煤化工项目,计划2009年竣工投产。在新疆,神华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持有新矿集团51%的股权,并与其开发千万吨级煤炭液化项目。 中煤集团是继神华之后的国内第二大煤炭企业,自2006年8月成立“中煤集团能源及煤化工技术中心”后,哈尔滨60万吨烯烃、220万吨甲醇项目相继实施,预计投资达到百亿元。另外,中煤也开始推进在鄂尔多斯的煤化工项目。 对于煤化工,兖矿集团显得与众不同。它选择了海外发展,德国威斯特伐伦州的鲁尔区被称为世界“煤的故乡”,兖矿集团在这里建成了鲁西南煤化工基地。山东煤炭自己濒临枯竭,国家鼓励兖矿这样的大国企走出去。而兖矿对自己的重新地位也把煤化工列为了主业之一。 除了煤炭企业,煤化工热也波及了其他央企。近期,山西晋城的煤化工产业就引起了中海油、中化集团极大兴趣,两大集团将联袂在晋城煤化工产业中作战略投资。另外,山东鲁能、中国华电、国投集团等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也相继在新疆等地签订协议,预计投资过千亿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0
在现代煤化工项目中哪些方面可以做到节能?
煤化工产业作为一个高耗能产业,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做需要用到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节能措施才能很好的做到节能,项目才能有效的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生产成本。

那么,我们可以采用哪些节能措施呢?中科宇杰带你来看下!

(1)原料组合套装,比如以天然气和煤为原料,采用碳氢互补工艺,实现了两种原料优势互补,即可增加了产量,又大幅降低生产能耗,还减少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2)煤气化采用先进的粉煤气化工艺,冷煤气效率高,碳转化率高,热效率高;煤气中惰性气含量低,原料煤利用率高。

(3)在选定核心的技术条件下,优化全厂总工艺流程,使其他技术的选择在总体上满足全厂流程最优化的要求。

(4)装置采用联合布置和装置间热进料,减少了中间罐的数量及热量损失。

(5)综合利用工艺过程产生的余热,用以副产蒸汽、工艺过程的加热或者预热锅炉给水,以提高工艺余热的利用效率。

(6)合理安全全厂蒸汽平衡和蒸汽管网等级,利用装置剩余热量产生高品位蒸汽,充分利用各等级蒸汽间的压力能。同事对全厂各系统用汽加以优化,使全厂用汽与产汽之间基本达到平衡。

(7)大型转动设备采用蒸汽驱动,减少能量转化过程的效率损失。

(8)动力供应和工艺过程相结合,高中压蒸汽尽量先用作动力,驱动工艺透平设备,再背压用于工艺过程,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9)采用空气冷却技术,节省了大量循环水消耗。

(10)对装置及系统产生的凝结水、锅炉排污和生产污水进行深度利用,处理后的回收水用作循环水补水;对于能够进行一水多用的设备及工艺尽量做到一水多用,从而节省水消耗,降低能耗。

(11)减少新鲜水用量,减少排污,清污分流。污水处理场进水分为高浓度污水和低浓度污水,高浓度污水处理后排放,低浓度污水处理后回用。

(12)换热器采用高效、低压降换热器提高效率,减少能耗;在机泵的选用上选用高效机泵和高效节能电机,提高设备效率;并根据情况选用液力透平回收高压液体的能量。

(13)充分利用加热炉系统的热量,合理安排进料,提高加热炉效率。同时加热炉系统采用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烟气中的余热。

(14)选用高效变压器和电器设备,合理选择机泵和驱动电机的容量。

(15)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使得各系统在优化条件下操作,提高全厂的用能水平。

(16)加强设备及管道的隔热和保温等措施,对所有高温设备及管线均选用优质保温材料,减少散热和散冷,提高装置及系统的热回收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30

第3个回答  2014-10-22
新型煤化工产业是我国能源体系的补充,我国能源需求和供给的不匹配要求行业需要积极寻找石油替代能源。而发展新型煤化工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途径。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本质是牺牲部分资源换取所需的能源形式,因此,若完全依靠煤化工的途径实现能源替代的代价太高。所以煤化工产业的价值实际是补充的作用,在等待其他石油替代技术成熟的过程当中发挥作用。
煤化工项目暂停或者重启并非关键,如何将新型煤化工项目落到实处才是业内人士和相关企业应当考量的重要问题。煤化工项目示范工作还应当持续下去,积累经验、核实工艺后再行推广也为时不晚。同时,盲目探讨煤化工行业巨大市场容量和美好发展前景的做法并不可取,如此做法只会蒙蔽普通投资者的眼睛,行业的最终走向还应根据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而定,而非由单纯的数字大小而定。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显示:煤化工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其技术和资金密集程度甚至超过传统产业本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