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主要考虑哪两类极限状态 他们分别解决建筑结构的什么问题?

如题所述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有两种: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主要考虑结构的安全性)
  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 结构、构件或其间的连接因材料超过其强度而破坏(含疲劳破坏);或因产生过度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
  (2) 结构变机构,即由几何不变体系变成几何可变体系。
  (3) 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如细长压杆失稳退出工作导致结构破坏。
  (4) 结构或构件发生滑移或倾复而丧失平衡位置。
结构或构件一旦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就不能完成安全性的功能,会产生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应把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控制得非常小。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要考虑结构的适用性和耐久性)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和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称为正常使用极限 状态。
  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 发生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过大变形;如吊车梁挠度过大以致吊车不能正常行走。
  (2) 发生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宽度达到限值。
  (3) 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4) 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结构或构件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一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可把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控制得略宽一些。
  建筑结构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对所有结构和构件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则视具体使用要求进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