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如何安排三大营养素膳食比例?

如题所述

糖类、脂肪、蛋白质均能给机体提供热量,常称三者为热量营养素。当这三种物质摄入量适当时,各自的特殊作用可发挥并起到互相促进和保护的作用,这种情况称为热量营养素平衡。科学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观察发现,糖类、蛋白质、脂肪三者摄入量的合适比例为6.5∶1∶0.7,这样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生理过程后,分别给机体提供的热量,糖类占60%~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达到这样的比例称为热量营养平衡。通常在运动后达到这样的比例是适宜的,健身者要根据各自健身的运动特点,合理补充热量物质,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种能量营养素的摄入都不能超过比例太多。当膳食中糖类摄入过多时,热量比例会增高,破坏三者平衡,造成体重增加,消化系统和肾脏负担增大,减少其他营养的摄入机会。当膳食中脂肪摄入过高时,将引发肥胖、高血压和心脏病。当膳食中蛋白质摄入过高,会影响蛋白质功能的发挥,造成蛋白质浪费,影响体内的氮平衡,对肾脏造成很大负担。当糖类和脂肪热量供给不足时,也会削弱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一旦出现不平衡,将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当然,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适当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环境合理变化。例如强度较大的运动后,应当增加糖类和蛋白质的补充,预防运动性低血糖和贫血的发生;进行登山、滑雪、游泳等项目后,由于外在环境热量消耗比较大,应当稍微增多一些脂肪的补充。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他们的饮食则必须按医生嘱咐调整。没有绝对的公式来计算运动后饮食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应该按照上述的基准值,根据运动锻炼情况适当调整,科学合理地计划安排运动后的饮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