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句话有什么来历吗?

我国民间有很多流传下来的俗语。“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句话有什么来历吗?

这句话其实是元末一个反抗朝廷的一个民间教会,为了挑动民愤而杜撰的。

事情是这样的,在元末由于皇室内斗激烈,再加上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教会,鼎鼎大名的、时常在影视剧里出现的“白莲教”,当时的组织者是个姓韩的人,他抓住当时的时局想着来推翻朝廷,借传教、集结受苦受难普通民众,通过烧香拜佛的方式来传播反抗朝廷的思想。

古代的人比较封建迷信,这个教会利用这一点就说:现在民不聊生,民怨民愤已经被佛主看到,将派下弥勒佛来救大家脱离苦难。这个话通过受难群众的口口相传,大家都期盼着救苦救难的弥勒佛下界,来解救大家。

刚巧,这个时候连续下了好多天的雨,导致黄河泛滥。朝廷下令征集百姓修补河岸,而修缮河岸的经费被贪官克扣,导致河工都没明没夜的干活,却还吃不饱,一时间民怨沸腾。

而这个姓韩的人,觉得机不可失,伙同另外一个人偷偷在黄河边埋下一个一只眼睛的石人。然后在派几百个教会的人去煽动群众,之后黄河边上就流传了这个俗语,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之后河工挖河道时,真的挖出了一个一只眼的石人,大家都想,预言应验了,可以造反朝廷了。

所以这个俗语是当时这个姓韩的教会头目,为了达到推翻朝廷的目的而杜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这种说法当然是出自当时想要推翻元朝统治的起义者。众所周知,尽管元朝的统治残忍暴虐,但是建国之初也是以受命于天的名号上位的。古代封建迷信深入那个年代每一个人的心,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谁也不敢就去造反。于是,作为当时农民起义的领头羊,韩山童和刘福通就造出了这个说法。

当然,什么说法都是要有事实依据的。元朝末年,水患时常爆发,元朝政府时常强征壮丁去修理黄河堤坝,几十万人怨声载道,韩山童和刘福通就在其中。他们不甘心这样被奴役,暗自策划了一起可以号召广大农民反抗暴政的事件。他们首先把刻有一只眼睛的石头人埋在即将开挖要道上,然后散播“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童谣,静待这句话被验证。

没过多久,当人们挖出那个刻意埋好的石人时,不禁联想翩翩。这是起义反抗的机会来了!急不可待的韩山童和刘福通不久便在颍州聚集了早已拉拢好的起义农民对元朝统治者宣战。一路上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发展壮大到十余万人,攻城略地,拉开了元政府覆灭的序幕。虽然,最后这两位起义将领牺牲了,但大半个中国已经布满了抗争的火焰。

有时候,一句顺口易于传唱的童谣加上一个石人就有这么大的威力。而且这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已经是一种象征造反常用的手段。例如唐末的黄巢有一首著名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表明了他起义的豪气与必胜的决心。元末的起义者出身农民,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一句”挑动黄河天下反”亦是让不少人对统治者的不满爆发了出来。

第2个回答  2019-07-25
出自元末红巾军,是以韩山童为领导的反元农民起义军提出,目的是借助迷信说法来激发人们的反元热情,挑起斗争。
第3个回答  2019-07-25
元末起义,元末民不聊生,当时黄河泛滥,灾民遍地,救灾口粮被层层剥扣,有人在黄河里挖出独眼石人,上面写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由此开始了元末起义。
第4个回答  2019-07-25
这句话起源于元末时期的独眼石人的故事。韩山童,刘福通将石人埋在河滩中,后来挖出,看见石人上刻着这句话,随后韩刘等人被尊为领袖,揭开了元末农民起义。
相似回答